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浅析聊斋志异「聊斋志异尸变翻译」

时间:2022-12-27 09:25:02 来源:秦啊闲

大家好,浅析聊斋志异「聊斋志异尸变翻译」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引言:《聊斋志异》中经常出现人或鬼或狐或精等的起死回生现象,其中不同故事中的死亡与复活都有着各自的独特之处,起死回生的奇妙在蒲松龄的笔下显得不再如往常我们所读过的故事那样平淡。

《聊斋志异》中有人被恶鬼所杀,辗转之后得到高人相助而起死回生;也有伤心的鬼魂借尸还魂而复活;还有善良的鬼魂感动奇人,助其起死回生等等。

通过蒲松龄的《聊斋》中的几篇典型故事里面对于起死回生这些现象的描写,从中所反映出的是一个时代对于人鬼狐仙等和生死的态度和理解,独特的叙事、生死观等等。

一.起死回生概念的融入

“起死回生”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使死人或死东西复活。多形容医术或技术高明。”在《说文解字》中,许慎将“死”解释为“人所离也”,段玉裁所注的是“形体与魂魄相离”。

起死回生这一概念并非蒲松龄所创,而是很早以前人们就对这一名词有着深厚的情感,它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在没有如今的各种科学手段的古代,人类更多的将自然界当中的一切现象都归纳为一种超自然力量的操纵,而他们对这种力量既畏惧有充满渴望,这种力量能致人死亡,也就会有能够起死回生神力。

在上古神话、佛道思想、神鬼小说等等中,我们都能够看见起死回生的痕迹,中国的正统文化里也追求着生命不息、死而复生的思想,如《晋书·戴洋传》中“戴洋,字国流,吴兴长城人也。年十二,遇病死,五日而苏。”可见在古代的书籍中就有对起死回生的描述了。

那么这一概念也在蒲松龄等文人的脑海中形成,所以他将此融入到了《聊斋志异》中的一些故事当中,无论是其所处年代、宗教、前人作品等都对蒲松龄有着深刻影响,我们可以从中发现蒲松龄是喜爱起死回生这一情节的,他所创作的这些篇章中的起死回生各自有着各自的特点,这样也就有着别样的特色和意义供我们来研究和体会。

《聊斋志异》中有许多人鬼狐妖等纠缠不休的故事,那么其中的起死回生现象也随着他们几者而时不时地出现,有趣的是这些起死回生现象都有着各自的特点,不仅死的原因不同、死后复活过程不同,还有复活方式以及之后的生活也有所不同。


聊斋志异——蒲松龄


二.《聊斋》中的“起死回生”世界

在《聊斋志异》当中的起死回生又是如何体现的呢?

我们下面就其中的《画皮》、《娇娜》、《小翠》、《连城》、《莲香》、《小谢》、《连琐》、《白秋练》这八篇文章进行分析研究,看看蒲松龄究竟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拥有着起死回生现象的世界。

在《聊斋志异》当中有一些人是通过仙人、仙药、道士、狐仙或鬼的帮助下得以起死回生。

《画皮》

人与鬼有着明显的界限,一为阳界,一为阴界,本不同交集的两者却在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当中产生碰撞,若人被鬼所杀,人又如何起死回生?

在《画皮》中,通过画皮而获得美貌的恶鬼将王生杀死“径登生床,裂生腹,掬生心而去”,王生死后,他的妻子便向道士哭求回生之法,道士让其寻“市上有疯者,时卧粪土中”,告其“倘狂辱夫人,夫人勿怒也”。

果然,有一个乞人如道士所描述,陈氏不仅受其侮辱,被其杖击,还被迫食下痰物。这便是为获得起死回生之法而所受的曲折了。

而蒲松龄所写的令人惊奇的便是,乞人并没有直接将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点出,让读者以及文中的陈氏都以为已无回天之力还白白受了侮辱,谁知“觉鬲中结物,突奔而出,不及回首,已落腔中”,乞人的痰物化作心脏,王生也因此复活,显然这便是乞人的回生之法,王生是通过仙人的仙物帮助之下而复活的。


电影《画皮》2剧照


《娇娜》

《娇娜》中的孔雪笠因机缘巧合结识了狐仙皇甫一家,起初因为孔生生病而请来娇娜用一粒红色药丸治好,并娶狐女阿松为妻。

后来当狐仙一家要遭受雷劈的劫难时,他手拿利剑保护他们,为救娇娜而死去,娇娜就用内丹救他“以舌度红丸入,又接吻而呵之”,好不容易将孔生救活,娇娜却闻吴郎一家遭劫,之后孔生便带皇甫一家回家乡,一起生活。

这里面孔生死去,狐仙娇娜用一颗红丸将其救活,与之前的《画皮》相似,皆是以仙药令人起死回生,但却一为仙人,另一为狐仙,而且求药过程有着天大区别,这也正是蒲松龄为写出故事特色为设置的情节。


《娇娜》


《小翠》

再来看《小翠》这则故事,狐女小翠的母亲受到了元丰的父亲王太常的庇护而躲过雷劫,小翠为报恩嫁给傻元丰,屡次帮助王家渡过劫难,一日“泻热汤于瓮,解其袍裤,与婢扶之入。公子觉蒸闷,大呼欲出。女不听,以衾蒙之。少时,无声,启视,已绝。”然而小翠在此情况下竟然不慌不忙,“曳置床上,拭体干洁,加复被焉”,过了一会儿之后,元丰竟然起死回生,也不再痴傻。

这里面的起死回生似乎是刻意为之的,不同于前两则,小翠将元丰致死而后有使其复活,同时也治了他的痴傻病,狐仙复活人类,其中还夹杂着元丰父母对小翠的误会。


电视剧《新聊斋志异》之《小翠》剧照


而在《连城》中,同样是人的起死回生,但却与恶鬼无关,是主人公们自己由生到死的过程。

《连城》

乔生与连城成为知己又互相爱慕却无法在一起,连城因病去世,乔生也因过度悲痛而气绝身亡。而二人却是在冥界通过顾生的帮助下见到连城和跟她一同的同姓姐妹宾娘,由于顾生是掌管阴间文书案卷的,所以他帮助乔生和连城一同还阳。

又宾娘闻之,宛转娇啼,惟依连城肘下,恐其即去。惨怛无术,相对默默;而睹其愁颜戚容,使人肺腑酸柔。这是宾娘的这一系列表现,使得顾生把心一横告诉他们将宾娘带走,若有罪过他一人承担。于是乔生、连城和宾娘三人一同还阳,后来连城和宾娘嫁给乔生。

这三人在冥界游走一番后通过好友顾生的帮助下起死回生,作者同样将复生过程增加了难度,设置宾娘这一角色,而使得顾生心生怜惜之情决定愤然相助。主人公在游冥界之后起死回生,这似乎是将人类通过帮助而获得复活的一个新鲜方式,如同打破了固有的自然定律,这也是蒲松龄所要表达的生死之观。


电视剧《聊斋奇女子》之《连城》剧照


起死回生方法当千奇百怪,当然少不了借尸还魂这类鬼所采用的方式,在《莲香》和《小谢》中的三个鬼所采用了不同的方式使自己起死回生。

5. 《莲香》和《小谢》

《莲香》中的桑晓结识了狐精莲香和鬼女李氏,因其与李氏交好,受阴气过多将死,幸亏莲香救治使其幸免,后来李氏又在机缘巧合之下借助刚死的张燕儿的身体复活,“揽镜自照,忽恍然悟己之借躯以生也者”,狐女莲香也在死后投胎重生,之后三人相聚共同生活。

其实鬼女李氏在醒来之后是并不知道已经借尸还魂,而是阴差阳错、机缘巧合的投入刚刚死去的燕儿之身,后来甚至从燕儿的容貌变回了自己的容貌,真真正正的做回了自己。

蒲松龄在塑造女鬼李氏的时候,将一个一心体验爱情而不知自身阴气会致死爱人的懵懂少女描写的淋漓尽致,也就为了后来她在机缘巧合之下借尸还魂做了铺垫。


电视剧《聊斋志异》之《莲香》剧照

在《小谢》中作者由一个鬼复生增加到了两个,那她们来个又是如何借尸还魂的呢?陶望三借住鬼宅,遇见秋容和小谢以及三郎,并教他们读书。此间爱你,三郎因义而托生富贵人家。

一日,陶生遇见一道士,道士授其二符“归授两鬼,任其福命:如闻门外有哭女者,吞符急出,先到者可活”,这便是起死回生之法。

果然有哭女者,“秋容直出,入棺而没”,秋容因此借尸还魂。而小谢则是借助道士从很远地方找来的女尸,附其身上,“翕然合为一体,仆地而僵”,小谢也因此复活,最后两女嫁给陶生。

在这里面是一为道士相助才使得二鬼复活,中间设置两女争着吞符而出的竞争而使得一人胜出复活,更是小谢仅仅急出而忘记吞符奠定了秋容的胜利,与普通的借尸还魂有着明显的不同。

再看小谢的复活,更是道士无法受纠缠而后的耐心帮助,从远处寻回美妙尸体供其复活,可见作者设置起死回生这一环节的用心之处。


电视剧《聊斋》之《小谢和秋容》剧照


无论是鬼怪还是妖精,她们的复活也与外界和感情力量分离不开,在《连琐》和《白秋练》中就是如此,女鬼连琐借助的是爱情的力量复活,而白鳍豚精白秋练则是借助家乡湖水起死回生。

《连锁》与《白秋练》

《连琐》中女鬼连琐与杨于畏因吟诗结缘相爱,后来连琐对其说:“久蒙眷爱,妾受生人气,日食烟火,白骨顿有生意。但须生人精血,可以复活。”二人交欢之后,杨于畏将自己胳膊的血滴入连琐的肚脐中,之后连琐嘱咐杨生:“妾不来矣。君记取百日之期,视妾坟前,有青鸟鸣于树头,即速发冢。”于是杨生信守诺言,果然连琐得以起死回生。

蒲松龄在写连琐的起死回生时,多看重的是她与杨生的感情,这是有情才能使她有了活人的气息,期间写二人吟诵、杨生朋友、梦里杀恶鬼,都是旨在突出二人感情的与日俱增,所以才为起死回生提供了充足条件。


《聊斋志异》之《连锁》

《白秋练》中慕蟾宫与白鳍豚精白秋练相恋并结为夫妇,白秋练让每次去其故乡做生意的慕生父亲都带回湖水,一次慕公“数月不归。湖水既磬,久待不至”。过了几天,白秋练病倒了,嘱咐慕生:“如妾死勿瘗,当于卯、午、酉三时,一吟杜甫梦李白,死当不朽。待水至,倾注盆内。闭门缓妾衣,抱入浸之,宜得活。”果然,半月后,慕公带水回来,白秋练起死回生。

这里面白秋练无法离开故乡的湖水,一旦离开就会死去,但同样湖水也可以使她起死回生。这也正是通过外在力量而起死回生的重要例子。


电视剧《聊斋三》之《白秋练》剧照

三.每一次“起死回生”都是一次对死亡恐惧的消解

蒲松龄在写每一篇起死回生故事的时候即使是以同种大方向,其中却有着细致的区别,前提有爱情,如《连城》;也有报恩,如《小翠》;还有报仇或愤怒如《画皮》等原因致死的,同样求得复生之法和复生的过程也各有所不同,但最终都是以起死回生作为终了。

我们可以看出基本起死回生都是按照一种“由生到死,再由死而活的圆形结构”,这样作者也就可以在如何死与如何生的情节上给读者呈现出别样的起死回生现象。

这种叙事模式迫使我们直面人世间生死离别的沧桑哀伤,让读者在故事中人物生与死的至喜与至悲中体味阴阳晨昏变幻的无常和天地瞬息万变的迷惘。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用起死回生的故事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广阔的世界,《聊斋志异》中的叙事空间可分为“拟实空间”和“虚幻空间”两种形态,通过起死回生,作者让人物跨越生死界限,在现实与虚幻的世界中自由来往,将现实与神鬼世界自然对接,读者也似乎身临其境。

其实,我们在读这些起死回生故事的时候不仅仅是了解了古人对待生死的观点,同时对于死亡的恐惧也有所消解,《聊斋志异》中的恶鬼较少,而善良者居多,里面虽然有大量的死亡描写,但却神奇的以各种神奇方式复活,也正是起死回生才使得人们消解了对死亡的恐惧,增加了无限的神秘性。

在蒲松龄创造的死后世界里,人格化的鬼魂并不可怕,冥间的世界也很世俗化,人死了,也就是一种生存空间的转换罢了,从而消除人们对死亡的恐惧。

蒲松龄更是通过起死回生的故事体现了因果报应。古代对待生死的态度,与当时的社会风气是相关联的,对世人有着规训的作用,以其中的故事作为告诫,起到了道德规劝的效果。

《聊斋志异》形象的描述了蒲松龄的生死观,其中的起死回生并不是简单关注一个生命的生死、肉体的痛苦,而是强调重获新生的过程以及因果关联,是从生与死的价值角度追求一种极致的美,具有超现实的意义。


结语:蒲松龄运用自己的想象力,结合千人经验和社会现实,在《聊斋志异》中创作了大量的起死回生作品,不仅将读者的思想空间无限扩大,还充分的将生死观、独特的叙事艺术毫无保留的呈现出来,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对文化与文学的双重思考,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资料:

1.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岳麓书社,1997年版。

2.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3.石李峰:《论<聊斋志异>中的圆形叙事》,《榆林学院学报》,2011年第三期。

4.尚继武:《<聊斋志异>空间叙事艺术论析》,《汉江论坛》,2009年07期。

5.徐波:《对死亡恐惧的消解——<聊斋志异>死亡叙述的解读》,《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9年10期。

6.蒲松龄(清):《聊斋志异选》,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年8月。

作者简介:秦啊闲,爱奇思妙想的90后老阿姨,热爱生活,时常幻想,愿我们搭乘时光列车一路领略文字的魅力。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