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家 >

第六届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论坛举行了几次「小学传统文化教育」

时间:2022-12-16 15:49:23 来源:光明网

大家好,第六届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论坛举行了几次「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化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院、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举办第六届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论坛,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多所高校和教育机构的知名专家和来自北京、福建、浙江、广东、山东、山西、河北、四川等地的中小学教学名师汇聚一堂,围绕“守正与创新:传统文化如何教”,共同探讨传统文化的传承之道和新课标下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途径方法。

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化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哲学院教授沈湘平就“守正与创新”的含义进行了阐释。他指出,对于传统文化教育来说,守正有三方面的含义:第一,必须遵循落实相关文件精神,包括《指南》和新课标的精神,守正就意味着要对标,否则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向就会出现偏差;第二,守正就是要总结和发扬好近些年实践当中形成的好经验;第三,要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就包含的教育教学之道。

“要激活传统文化当中特有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育方式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在教育教学实践当中进一步创造性地落实指南和课标的要求。”沈湘平认为,一方面是以创新呈现方式来创造性地完成指南和新课标对各学科、各学段的规定动作,另一方面要根据各地、各校、各学科的特点以及每一位教师个人的专长创新自己的自选动作,在传统文化教育当中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四川大学文科讲席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李景林以“为学须善用加减之法”为题,阐述了如何让“学”与“教”相辅相成。在他看来,无论是为学还是为道,都要善用加减之法。为学用的是加法,要终身学习,通过学习知识使我们走出自然的混沌,认知周围的世界,获得生存的技能和生命的自觉。为道用的则是减法。如果我们停留在现成的知识、形式里面,心灵就会变得僵化,为学的增益将不可避免地带给我们一些思想限制,要减损和消解现成的既成的知识形式所带给我们的思想限制,就要伴着为道的减损。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分会理事长徐勇从如何让孩子亲近经典的角度,以“传统文化教育中非教育化的文化”为题,分析了目前传统文化教育当中的实际偏颇,如让孩子进行经典的机械记忆和背诵等。他强调,应循序渐进、采用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方式方法,让儿童更加亲近地学习传统文化。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副主任朱承详细论述了如何在“文本”引读中领会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他看来,作为历史的积淀,传统文化是我们参与现实、谋划未来的既定条件,在中国人的心灵和生活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在他看来,作为文化载体的“文本”,不仅是我们常说的一本书、一篇文章,还可以是一个人、一个观念、一桩事情、一个物件、一个建筑,这些“文本”都可以作为具有传统文化符号意义的“文本”。

“要善于利用那些能够吸引学生大脑的故事、话语、物件,激发学生的心绪和印象。”他表示,传统文化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教古文的文法,更要使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精神和精义,要善于选择可具体运用的文本,利用具象传达意义世界,引领学生领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郑国民结合其主持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和主编的教材,从语文核心素养出发,围绕核心素养的最终达成,讨论了语文课程标准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落地问题。他认为,教育只有和孩子的生活发生了联系之后,学习的内容才会产生意义。要让孩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传统文化教育要在孩子具备大量语言材料、文章样式、思想情感、日常生活积累的基础上进行。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李凯阐述了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历史学科的启蒙作用。针对初高中历史学科如何发挥作用,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一是历史思维的培养。在他看来,史料实证是重要的素养,要形成对历史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和解读,并在学习和探究中加以运用,在历史教学中要有审辨意识,把史实澄清才有可能提供给学生正确的常识。二是注重历史的功用,即传统文化的落脚点。他强调,历史教育不可能立竿见影产生成就,而是让孩子们明理,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熏陶人。

会上,来自各地的中小学管理者、教研员及一线教学名师们结合各自的教学实践,讨论了在传统文化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困惑及经验启示。

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研究员程光泉总结了论坛对推动我国传统文化教育基础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他认为,要传统文化教育要创新思维,通过教育教学实践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肖滔滔)

来源: 光明网-学术频道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