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家 >

艺术形式呈现平民化趋势「中国艺术时空」

时间:2022-12-31 17:01:18 来源:新民晚报

大家好,艺术形式呈现平民化趋势「中国艺术时空」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在中华艺术宫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艺术家作品中的人民主题表达》展览上,有一幅由陈逸飞与魏景山合作于1972年的作品《开路先锋》,当年,恰好是《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0周年,两位画家前往南京梅山铁矿采风写生,回来后即以“工农兵”为题材,创作出了大型油画《开路先锋》。这幅长4.5米的油画上,筑路工人风雨中齐心协力抬着钢轨昂首前进,脸上洋溢着自豪与兴奋。画面展现了“工农兵”的豪迈气概,同时,一笔一画间充分表现了画家富有时代感的英雄主义理想追求。

图说:油画《开路先锋》 官方图

而陈逸飞和魏景山合作的最著名的主题创作,莫过于《占领总统府》,一群英武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荷枪实弹冲上伤痕累累的南京国民党“总统府”顶楼,升起一面红旗,标志着历史翻开新的一页。这幅创作于1976年的画作不仅存在于美术史中,也如同法国艺术家德拉克罗瓦的《自由引导人民》般被铭刻在历史中,成为了对一场历史变革传播最广的记录。

距离这些主题美术创作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时代环境早有了诸多变化,但倘若能够有机会直面这些作品,观众仍然不禁被其中体现出的力量感所撼动。相比较文字记录下的一页页历史,某种程度上,图像中演绎的历史往往更直抵人心,因此,主题性美术创作正如同历史的注脚。

主题性创作,是以对历史和现实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或人物为表现内容,创作出具有时代印记的艺术作品。每个时代都会有自己的主旋律,主题绘画就像是时代的乐谱,通过饱满的激情、严谨的构思和独特的视觉表达,使时代精神成为经典。与时代、国家命运的紧密结合,对于社会变革风潮、历史奔涌涛声的回荡,形成了这些作品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品格。

怎么才能创作出有深度、有思想、有温度的美术作品,而不仅仅是应景之作?主题性美术创作从来不缺少情感表达,即便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中,有些作品仍然体现出艺术家对于艺术规律的尊重、对艺术和人性真实一面的追求与表达。

正如同常常被人提及的《开路先锋》与《占领总统府》,主题美术创作中从来不缺少上海艺术家努力探索的身影,为人所熟知的画家俞晓夫,其成名作是将晚清上海四位画家任伯年、吴昌硕、虚谷和蒲作英安排在同一个时空中的《我,轻轻地敲门》。画面上的人物在切磋技艺、探讨中国文化和品茶的同时,仿佛听到门外有叩门声,因此,他们四人将目光集中到大门处。这些“传统人”一同注视着正在叩门的“当地人”,注视着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艺术家。似乎,他们在问:“你们如何看待传统绘画和当代艺术?”俞晓夫以个人的角度切入历史的叙述,以个人的真实体现历史的真实。在他心目中,人性是最珍贵的,所以,他笔下的鲁迅也不是“横眉冷对”的模样,而是一个在上海马路上买烤鸭招待朋友的真实的人;他所绘的《真理的味道》中,陈望道身边站着年迈的母亲,一脸关切,又紧紧握住了儿子的手,正是母亲这个普通又带有隐喻的角色的出现,丰满了一位革命者的形象。面对着俞晓夫画室里那些大大小小的画布上的历史人物和场景,我们可以触摸到一颗充满人道主义高贵情感的滚烫心。

所以,题材不会限制艺术表达,关键是作者有无真实情感的注入。在绘画创作中情感在本质上是一种内心的体验,是一个人社会的阅历,是文化的积淀,是绘画作品感染力的源泉,也是绘画艺术生命之所在。

上海的主题美术创作正在掀起一波高潮,“日出东方——上海市庆祝建党百年美术创作项目”正面向社会征稿。这是继“上海历史文脉美术创作工程”、“时代风采——上海现实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等重大工程之后,上海实施的又一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148项推荐选题串联起与建党百年主线相关的一个个重要历史时刻,尤其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近事”“大事”,重点发掘新时代的精气神。许多青年艺术家用笔墨油彩定格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上海在党的领导下日新月异的发展成就。画家石涛说过,“夫画者,从于心者也”,这样的创作对于艺术家的要求更高。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汲取爱与热量,才能燃起心中的火,下笔调和历史真实与艺术真情,让更多的主题创作在美术史上留痕。(徐佳和)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