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欣赏 >

当年的哈佛女孩「哈佛女校长多带孩子去陌生的地方」

时间:2022-11-30 10:29:10 来源:一天到晚游泳的鱼C

大家好,当年的哈佛女孩「哈佛女校长多带孩子去陌生的地方」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人们总是热衷于讨论成功人士取得成功的原因,好像一旦知道了所谓“成功的秘诀”,每个人都会步入成功者的后尘。而那些成功人士也热衷于向大家讲述她们取得成功的经验。可是谁又去关注有过相似的所谓“成功经验”的失败者,以及她们失败的原因呢?其实成功背后的真正原因是她们不愿意或不能说的,下面用一个真实的案例来说明成功者背后所不为人知的秘密。


1999年一个看似普普通通的四川成都女孩刘亦婷以全额奖学金被哈佛大学录取,随后其母刘卫华光速出版了一本题为《哈佛女孩刘亦婷-素质培养纪实》一书,从此打开了中国父母励志教育的先河。很多家长把这本书奉为育儿宝典,缺乏养育子女科学经验的中国父母们,把其中的每一条都奉为金科玉律,只是害苦了一大批莘莘学子。

1981年刘亦婷出生在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母亲是杂志社的一位编辑,刘亦婷1岁8个月时,她的亲生父母因为感情不和而离婚,母亲刘卫华拿到了刘亦婷的抚养权,所以刘依婷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主要都来自于母亲。

刘卫华深信人生一定要赢在起跑线上,她在孩子出生之前就买了各种各样的早教书籍,孩子刚生下来就进行各种早教训练。刘亦婷15天时,刘卫华开始对她输入各种单词教她语言,在月子里培养她对艺术的兴趣,1岁3个月时刘卫华教她如何抒发感情,一岁半时教她背唐诗。即使是帮忙带孩子的刘亦婷的姥姥也需要先培训后上岗,没有读完早教书之前是不准带孩子的。刘卫华还给她的母亲也就是刘一婷的姥姥列了一张婷儿生活安排表和饮食安排表,容不得半点闪失。


刘卫华就是那种把所有的宝都压在孩子身上的父母,为了更好地培养和照顾刘亦婷,刘卫华在考上了上海戏剧学院之后,也毅然放弃了深造的机会。当刘亦婷到了上小学的年龄时,刘卫华四处托关系把女儿送进了区重点小学就读。刘亦婷7岁那年刘卫华再婚对方名叫张欣武也是一名杂志社的编辑和刘卫华是同行,张欣武对刘玉婷视如己出,最重要的是他的教育理念和刘卫华高度契合的。

上学期间,一旦刘卫华觉得所在的学校不能给女儿带来竞争力和压力的时候,她就会毫不犹豫地给女儿办理转学手续。刘亦婷也不负众望在母亲与继父的双重督促之下,成绩一直都很优秀。1993年 12岁的刘亦婷进入成都外国语学校读初中,之后继续在那里读高中。1996年刘玉婷被《苍天在上》的剧组选中,忙里偷闲地参演演了该剧,拍完戏回到学校考试还拿了个全班第一,参加全国初中物理知识联赛得了二等奖,这一切都是刘卫华精心为女儿安排的社会实践活动。

1997年刘亦婷获得了一个到美国学习交流的机会,在20天的时间里刘亦婷和其她同伴们一起访问了20多所美国的中学交流结束之后,有一些同学表示之后想要到美国留学,但是刘亦婷却斩钉截铁的说“我不要去美国上学,一个人应该先学好自己国家的文化,我要考北京大学。” 可不料短短一年之后事情就出现了变化,还在上高二的刘亦婷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等4所名校以全额奖学金特招录取,最终刘亦婷选择了哈佛。1999年她是中国唯一一位被哈佛大学录取的学生轰动一时。1999年8月1日刘亦婷踏上了前往美国的飞机,步入了哈佛大学的校门。在那个出国留学还十分罕见的年代刘亦婷的成功几乎是瞬间抓住了无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的心。身为杂志社的母亲和继父从中看到了商机。

2000年刘卫华和张欣武合著了《哈佛女孩刘亦婷-素质培养纪实》一书,从家长的角度讲述了刘亦婷的成才过程将女儿刘亦婷捧上神坛的同时,也创下了200万册的销售记录,此书出版之后连续十个月位居畅销书榜首,是家家户户人手一本的育儿宝典。这本书当时火爆到了一个什么程度呢?成都有一家媒体当时开通了4部热线电话,仅仅一个下午就接到了数千通取经电话。每一天都能够收到从全国各地寄来的读者来信。


《哈佛女孩刘亦婷》这本书的开篇第2章刘卫华就列举了各种羡煞旁人的育儿数据,比如说因为她每天坚持给婷儿洗澡按摩做婴儿体操,刚满月的时候婷儿就能抬头了,3个月大的时候婷儿就开始认生,比平均水平提早了6个月,4个月大的时候婷儿就会翻身了,比平均值提早了两个月。一般婴儿10个月大时才出现的理解性记忆,婷儿6个月的时候就有了。她能够明白词汇与物体之间的关系,10个月大的时候艺术细胞已经形成,会哼唱歌曲,不到3岁时就会讲红楼梦的故事了,还能够主动承担一些打扫家庭卫生的任务,每一次吃完东西,桌面和地面的果皮瓜子壳都是由婷儿自己收拾的。

据说她的育儿方式是参考了19世纪初的德国神童卡尔威特的培养过程,最重要的是书中字里行间都暗示着婷儿的优秀不仅仅是天赋更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而达到的。这就相当于给无数的父母画了一张大饼外加打了一记强心针,让她们误以为只要按照刘卫华的教育方式按部就班她们的孩子早晚有一天也能上哈佛。


那么刘卫华的教育秘方究竟是什么呢?书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捏冰情节,为了锻炼女儿的毅力,刘卫华和张欣武让不到10岁的刘亦婷练习徒手捏住一块冰。刘依婷在日记中写道:“第1分钟感觉还可以,第2分钟就觉得有刺骨的疼痛,于是我急忙拿起一个药瓶看上面的说明以转移注意力,到了第3分钟骨头疼的钻心像有千万根冰针在上面跳舞似的,我就用大声朗读说明书的方法来克服,当爸爸跟我说时间到了的时候,我高兴的跳着喊着万岁万岁我赢了,可我的手却已经变成了紫红色摸什么都觉得很烫。”


除此之外,刘亦婷的妈妈还独创了一个训练孩子耐力的方法,那就是踮脚站立每一次30分钟。为了改掉刘亦婷粗心大意的毛病,刘卫华会让她整本整本地抄写成都市电话号码簿。有不少人在网上回忆学生时代时说:“自己的父母当年就是因为看了《哈佛女孩刘亦婷》这本书,当天晚上就回家把自家冰箱里的冰给凿了下来,让她们练习捏冰从1分钟到5分钟再到直接把冰捏化”以为这样就能像刘亦婷一样考上哈佛。可事实上真正能上哈佛的人又有几个呢?没有把肌肉冻到坏死就万幸了。

刘亦婷的日记之所以能在书中公开是因为她从小就被妈妈要求必须要每一天都写日记而且写完了还要给妈妈看毫无隐私可言。还有网友吐槽说:“当年自己的妈妈看到了书中的这样一段话,说孩子的文具不应该过于五颜六色容易分散注意力,于是果断把她最心爱的文具盒给扔了。” 刘卫华并非教育学或者是心理学科班出身,书中的很多教育方法放在今天来看都是不恰当的。可是在那个互联网还不发达育儿书籍也不普遍的年代,大部分父母都无法广泛地接触到优质的育儿知识,再加上编辑出身的刘卫华善于出版、营销,一些缺乏判断力的家长就认为她们的成功经验是可以被轻易复制的。


直到2004年11月另一本题为《教育孩子需要大智慧-哈佛女孩真相》的书闯入大众视野,刘亦婷这才被逐渐拉下了神坛。《哈佛女孩刘亦婷真相》一书的作者名叫萧愚,他在接受采访时曾经说过:“2年前开始关注《哈佛女孩刘亦婷》这本书,用一个模板来教育孩子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试卷考不到的东西社会会考到。急功近利的学习者固然能够获得一时的成功,但长久来看终将遭到社会的毒打“在书中。

萧愚对刘亦婷被哈佛录取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认为刘亦婷之所以被哈佛全额奖学金录取,是因为找到了一位重磅推荐人,在这位推荐人的帮助下充分利用了哈佛大学招收中国学生时存在的制度漏洞和缺陷才被哈佛给录取的,根本就不是综合素质教育的结果。刘玉婷在高二参加赴美夏令营时结识了一位贵人-致力于中美文化交流的美国律师兼政府议员拉瑞席慕斯。刘亦婷在申请哈佛时连SAT成绩都没有,SAT 是世界各国高中毕业生申请奖学金时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这样一个举足轻重的考试刘亦婷都没有参加,按理说这应该是她申请时一个很大的劣势,但是拉瑞熟悉美国高校的申请流程,在他的帮助下刘亦婷成功避雷,再加上美国的大学都非常注重学生的课外活动以及社会实践能力。正因如此刘卫华才精心的为女儿安排了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早早的替她做好了规划。


众所周知,申请国外大学的时候推荐信是至关重要的,当年刘亦婷一共申请了11所美国的大学,除了像哥大、哈佛这样的常青藤大学之外还有一些二流三流的美国大学,次一点的大学没有录取刘亦婷反倒是哈佛、哥大对她抛来了橄榄枝,萧愚猜测拉瑞应该与录取刘亦婷的4所美国高校都保持着非常良好的关系,所以他的推荐信才显得分量极重最后在学校面试阶段拉瑞甚至动用了自己的人际关系,找到了一位他认识的人作为刘亦婷的面试官。这段故事的详细经过还被刘卫华记录在了《哈佛女孩刘亦婷》一书当中,除了热心人士拉瑞的帮忙之外,刘亦婷被哈佛录取也是时代背景下各种机缘巧合的结果。

就在刘亦婷忙着申请美国大学的时候,她所就读的高中成都外国语学校正好处于从公立高中转向私立学校的关键点,德瑞教育集团收购了学校的大量股份。资本都是精明的投资方为了打响学校的牌子急需在短时间内树立一个优秀学生的典型而恰好以哈佛为申请目标的刘亦婷就成为了最佳选择,外界的帮助和全家人的努力刘亦婷这才圆梦哈佛。总结萧愚在《哈佛女孩真相》一书中的观点是:刘亦婷本人也许已经很优秀了,但是比她更优秀的还大有人在,凭借刘亦婷自身的实力硬拼,她考个重点大学也许不成问题,但是能够成为1999年唯一一个被哈佛录取的中国学生运气占了很大的成分。

作为刘依婷的父母刘卫华和张欣武当然清楚她们这份运气,但是她们却在《哈佛女孩》一书当中有意无意地把运气二字给隐去了。其实哈佛女孩刘亦婷一书遭到质疑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早在萧愚之前2001年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赵忠欣就曾经指出刘亦婷的家长可能确实有一些成功的经验,但是经验毕竟不是规律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孩子,指望把某个家庭培养孩子的做法或者是经验作为万用灵药或者是绝招生搬硬套到每一个家庭,照着葫芦画瓢大多数家长必定是要失望的。


总结一句话刘亦婷的成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运气”。诚然不能排除刘亦婷本身的实力和父母的付出,正因为这些主观的因素,助推了运气的效果。正如那句名言所说“好运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让我们只管努力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命运会给我们最终的答案!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