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欣赏 >

写作中如何创造艺术真实感「创造艺术」

时间:2023-01-27 11:57:07 来源:当代文坛

大家好,写作中如何创造艺术真实感「创造艺术」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真实是一切艺术的生命,但文学并不完全服从自然界的必然之理,而是有它自己的规律。因为,文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发现和创造,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果,它不能、也不应该等同于现实,忽视创作的主体性和艺术自身的要求。机械地复制现实,也就没有艺术可言。这便是文学真实源于生活真实,但高于生活真实。

与其说文学的真实性是一种对现实的符合,还不如说是对现实的虚构、想象和再创造的结果,从而达到如真似幻、出神入化的境地,高于现象的真实。顾城有首著名的诗《远和近》:“你,|一会儿看我,|一会儿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表面看起来,觉得不可思议,很荒谬,有些难以理解。仔细一想,顾城把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微妙关系表达得非常到位。不是吗,人与人之间,有时虽然空间距离很近,但心却隔得很远。有时虽然远隔千山万水,心却靠得很近。诗人比较隐晦地表达了人与人心灵的隔膜。

顾城的诗给我们一个启示,文学作品表达的往往是感觉的真实。表面看来不可思议,实则有感觉的合理性和真实性。文学作品就是要力图去捕捉这种感觉的真实。现代派文学作品非常看重对这种感觉的捕捉。应该说,这种感觉刻画得越准确,越具有感染和震撼人的力量。

奥地利作家卡夫卡,只活了四十二岁,但一生创作了数量可观的文学作品,在他生前,小说影响不大,本人寂寂无名,死后全世界却掀起汹涌的“卡夫卡”浪潮,被称为“作家们的作家”。

卡夫卡的作品不同于一般作家的创作,他的小说写法怪异,通篇笼罩着浓烈的梦魇气息,所写的场景、人物、故事都怪诞得不可理喻。他最著名的一个短篇《变形记》为例。一个小公务员,在公司兢兢业业,吃苦耐劳,忍辱负重,在家庭承担着养活一家人的责任。就是这样一个人,有一天早上起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甲虫。

变成甲虫后的小公务员,开始过上噩梦般的日子,因为变成了一个怪物,所以公司唾弃,家人始而悲伤、同情,既而不耐烦、厌恶,最终在没有任何人关爱的情境下悲伤地死去。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人怎么会变成甲虫呢?显然是不可能的。然而当你读完小说,看到一个善良的人,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金钱化、利益化之后,其孤立的处境,受到的非人的待遇,与甲虫又有什么区别?

应该说这种形象化的、变异化的揭示和概括,比一般意义上的刻画更深刻、更触动人心灵。所以,像卡夫卡的小说,重在写感觉的真实,不是对生活表面的一种描摹,而是对生活本质的一种刻画。

张玲玲认为:“我们在谈小说的真实性的时候,其实主要是分几个维度。第一点是可信度,你的逻辑和细节要让人信服。第二点是心理认知,我认为在写作中对潜意识的探索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挖掘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第三点是像玛德鲁姆所说的,最重要的还是真实的本质,它来自于我们真切的生命体验。因此,有的时候想象比现实更真实。”

就像歌德所说“每一种艺术的最高任务即在通过幻觉,产生一种更真实的假象”。而小说本身就是虚构的艺术,但就在这虚构之中存在着真实的本质。

当然,不同的文学流派对艺术真实往往有不同的理解或着重点,及与之相应的表现方法。现实主义往往更强调生活的逼真性和对本质规律的揭示;浪漫主义侧重抒写内心的真实,按照理想的样子反映生活;而现代主义多半忽视外在实际,突破事物的表象表现所谓内心实质、内在灵魂、内在真理这样一些最高的真实。但不管其形态的表现方法如何不同,艺术真实是一切优秀文学作品的基本属性。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