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欣赏 >

说话的艺术与技巧「说话艺术与口才」

时间:2023-02-03 13:57:08 来源:谷梦真

大家好,说话的艺术与技巧「说话艺术与口才」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个人的口才。对他的一生十分重要。


春秋战国时期,许多人就是靠一张嘴得以大富大贵。比较著名的有子贡、范睢、张仪、苏秦、苏代、陈轸等人。


张仪和苏泰都很穷。张仪最初与苏泰一 起跟着鬼谷子学习。学成之后,就到各国游说。


有一次,他陪楚国的相国喝酒。后来那位相国发现丢失了一块玉壁,怀疑是张仪偷的,就把他抓起来拷打。结果问不出什么名堂,证据不足,又把他放了。


张仪回到家里,妻子看到他满身是伤,就心疼地责怪他:“唉,你要是不去做什么说客,怎么会被打成这样呢!”


张仪躺在塌上,闭着眼睛说:“别急,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吗?”


妻子说:“上舌头当然在啦!”


张仪说:“那就没关系。”


张仪不气馁,他又来到秦国。因为他口才好,说话到秦王的心上,秦王很看重他,和他谋划攻打各国的事。他又到各国去游说,说服各国向秦国称臣。


秦王十分高兴,任命他为相国。


苏秦没有发迹的时候,从外面回到家里,兄弟、嫂子妻子都不愿意理他,说他不务正业。


苏秦发愤读书,又奔波于各国,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游说几个国家联合起来对抗泰国,挂六国相印。各国都送给他车马、黄金、布帛等财物,并派出使者迎送。浩浩荡荡的车队,使老百姓以为是国王在出行。


所以,《三言》作者冯梦龙说过:一句话有时重于九鼎,一个说客时胜过十万军队。大丈夫为什么要有口才,是不言而喻的。


对于现代人来说,口才的重要性并未减低。


无论你干什么工作,无论你是推销员,还是老板,无论你是做生意还是当伙计,都离不开口才。甚至谈恋爱,找对象,口才不好也不行。


有一次,我的一位同事说起,她弟弟大学毕业,因为不会“花功”我不到老婆。


我问她:“什么叫花功’?”


她说:“花功就是会和小姑娘说话,说得女方高兴,觉得跟你在起有意思。”


我曾认识一个搞花木的小老板,当初并没有多少钱,论相貌也并不英俊满洒。然而凭着一张能说会道的嘴,硬是找了一个如花似玉的女朋友。


有人开玩笑说他的女朋友是骗来的。可是那个漂亮的女孩就喜欢跟他在一起。两年之后他们举行了婚礼。



说话确实是一门艺术。


在许多场合上,说话得恰当得体就能化解矛盾解决问题,让人心服口服。而说话得不好,有可能激化矛盾,使原本可以圆满解决的问题走向反面。


中国有句老话:“会说的说圆了不会说的说翻了”


汉朝时,有一次,汉元帝的小弟弟中山王去世了。中山王的年龄与太子差不多大,从小在一起读书。汉元帝很喜欢这个小弟弟所以当中山王死了以后汉元帝十分伤感。


可是在吊唁的时候,他看见太子的神态并不悲伤,好像无动于衷,就生气了,说:


“一个不仁慈的人,难道能够侍奉祖先、安抚百姓吗?”


太子一听,紧张起来,一时不知所措。


这时,太子师傅史丹连忙摘下帽子,向元帝陪罪:


“这是臣的罪过,真是该死。臣看见陛~下为中山王哀伤过度,就事先嘱咐太子不要伤心痛哭,免得陛下更伤感。”


元帝一听,气就消了。


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体会不到太子师傅那句话的重要。在封建社会,一个太子如果被父皇认为“不能侍奉祖先安抚百姓”,就等于宣布他没有资格当太子。


他很有可能被废掉太子的称号,不但以后当不成皇帝,还会被贬斥到偏远之地。况且,封建社会里,皇帝死后,皇子之间相互残杀并非罕见。尤其是曾经有过太子封号的人,更是被新皇帝视为潜在的威胁。那时,他的身家性命是否能保,也未可知。


因此,史丹的话,对太子来说,是关系一生命运的。


一位翻译讲过这么一个故事。


有一次,他陪同一个从欧洲来的代表团去南京'中山陵参观游览。按照规定,游客们应该将手提包寄存起来。可是,有几位外国朋友说什么也不愿意寄存。


这位翻译反复解释,还是说不通。正在僵持之际,来了一位有经验的翻译,只用了一句话,就让老外们。心甘情愿把手提包寄存了,而且还埋怨为什么不早说。


那位资深翻译说的是:


“这样做是为了大家的安全,因为可能有人在包里放炸弹。”


明朝的时候,北方的瓦刺人派军队进攻中原,明英宗被俘,史称“土木之变”。一年后,瓦刺人通知时朝派人接明英宗回国。


可是,明朝这边的大臣们怕上当,相互推辞,都不想去。


左都御史杨善主动要求出使。他先想办法让瓦刺人知道,明朝已经做好了作战的准备.工作,让对方不敢再战。然后去面见瓦刺首领也先。


在会谈中,对方十分傲慢。.有一个瓦刺大臣说:“你来迎接皇上回去,带来了什么财物给我们?”


杨善说:“如果带财物来,大家就会说大官人(也先)贪财了。我空着手来迎接皇上,是为了显示大官人是仁义的。现在我正监督修订史书,一定要把这件事记下来,好让后人知道大官人的为人。”


也先听了点点头。他知道,虽然明朝的皇帝被俘,但是军队还有相当的实力,现在又做好了防御的准备,如果硬来,占不了多少便宜。只好顺水推舟说:“好,好,都御史说的太好了。”


过了两天,也先设宴,替英宗送行。


杨善不花一文钱、半匹绸缎,就把皇帝接回来,不能不归功于他的勇敢机智和能言善辩。


可见,同样一件事情,说话的不同,效果截然不同。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