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书画 >

现当代文学经典作家「残雪作家作品」

时间:2023-01-11 19:49:04 来源:文城观点

大家好,现当代文学经典作家「残雪作家作品」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近期,中国女作家残雪成了媒体的热点人物,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赔率榜,残雪耀眼上榜,高居第三位,高出村上春树一位。文学诺奖把残雪推到了热议的焦点。残雪是著名的女作家,笔者相信,很多文学爱好者都听说过残雪,但真正读懂和兴趣残雪的文学作品的人并不是很多,因为在中国当代作家中,残雪的作品是属于很难读懂的。

残雪的文学里表现着深沉的关于世界与人生的哲学思考,而且,残雪对于人生与世界的文学理解又是以很有现代感的文学形式表达出来的。在中国当代作家中,能把文学与哲学糅合得浑然一体当数残雪做得最好。

残雪被认为是中国当代先锋派文学的代表人物。残雪的作品在国外文学界影响很大,特别是在日本和美国,残雪被誉为是“20世纪中叶以来中国文学最具创造性的作家之一”。美国作家苏珊·桑塔格曾高调赞扬残雪说:“如果要我说出谁是中国最好的作家,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残雪’。虽然,可能只有万分之一的中国人听说过她。”

说实在的,起初,笔者在对当代中国作家的关注中,也没有特别留意残雪,而是因为在读邓晓芒教授的文章时才注意到残雪的,邓晓芒教授曾写过几篇谈及残雪的文章,那时,笔者才有意去找残雪的作品来读,阅读残雪的小说之后才惊奇地发现,残雪的探索确实是非常深刻的,很难想象,一个原本学历不高的业余女作家,能写出如此深刻的文学作品。

了解残雪经历的人都知道,残雪的成功,与她的才情有关,但更多的是在于她的坚持和执着。残雪只有小学学历,17岁开始参加工作,她没有进过高校,她所从事的是普普通通的职业,她做过铣工、装配工,当过赤脚医生,开过个体裁缝店,可是,残雪却比许多从大学校园里走出来的高学历者更博学,残雪能无障碍看英文小说和英文哲学文章,她通过业余文学创作成为著名作家,仅就残雪的学习和写作经历,就比一般的励志故事要精彩得多。

残雪几十年坚持每天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学英语和阅读英文书,而且,所阅读的多是西方现代文学中难读的书和“难啃”的哲学文章。据编辑过残雪书的编辑的透露,残雪二十多年来坚持每天看英文,她读英文原版的经典文学作品,包括卡尔维诺、博尔赫斯等这些作家的作品,残雪所读的都是英文原著。

邓晓芒教授是残雪的哥哥,他在文章里提到过,在残雪应邀赴美国耶鲁大学参加她自己作品的首发式之后,她与美国顶尖级的文学评论家进行交往和沟通,这激发了残雪努力寻找对她的文学观更有力量的哲学表达方式,于是,残雪对哲学进行了一番“恶补”。邓晓芒教授说残雪“没有任何基本的入门训练,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她竟然对照我的康德三大批判译本读完了我写的《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句读》《康德〈判断力批判〉释义》,还有《邓晓芒讲黑格尔》以及我和易中天合著的《黄与蓝的交响——中西美学比较论》(总共400余万字),并写了不少读后感式的笔记,这些笔记基本上都是对所读到的东西结合自己的文学体验加以批判和吸收,引出自己创新的观点来”。(《邓晓芒说残雪》)残雪在谈到她2011年至2012年的读书生活时说:“这两年我把康德、黑格尔,还有尼采,包括古希腊(哲学家的)过了一遍。”

说得很轻松,她几乎把西方最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都读了,这太令人惊奇了,一个原本学历不高的女作家,所阅读的哲学著作比大学里哲学专业的很多研究生所读的哲学书还要多,还要认真。这就是残雪,她兴趣文学,也兴趣哲学。

一般来说,作家们对哲学都有点儿“怵”,这有两个原因,一是不少作家不习惯于阅读哲学书,因为哲学书太抽象了,很难读进去,要读懂需要费不少时间和精力,他们宁愿阅读文学书或写作愿不愿意读哲学书;二是作家们一般都擅长于形象思维,他们更喜欢形象的情感的具体的,而对于阅读和思考哲学,是有思想抵触的,因读哲学书需要抽象思维,而作家们担心哲学书读多了,思维会变得习惯于“抽象”,就不会“形象性”地创作。

对此,残雪认为是偏见,她在与邓晓芒的讨论中谈到一个议题,认为一般的中等水平的作家不要看很多哲学书或许是对的,但顶级的作家,是必须要看哲学书的。

的确,残雪的文学作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很有“哲学味”,或许可以说,残雪的作品是用文学手段来表现哲学思考。残雪用了很多时间阅读很深奥的哲学书,这不是在耍渊博,而是为了她的文学创作,她在与国外评论家如日本的近藤直子讨论文学时感觉到,哲学素养对于作家是非常重要的。残雪通过自己对欧洲杰出古典文学作家的研究也发现,欧洲当时的作家哲学素养都特别高,比如但丁,其经院哲学搞得很深,完全浸透到灵魂深处了,但丁表现在作品中的观点比当时的哲学家要高得多。残雪感到,她研读哲学之后的两年半时间内,非但没有影响文学创作,而且还大大促进了创作。她说:“在这两年半,我的文学创作也跟着迸发,算是高产了,两个长篇,十五六个中短篇。”(《关于残雪邓晓芒文学与哲学的谈论》)

残雪

残雪作品的哲学韵味之一是吸取了西方现代哲学和文学的思想。西方哲学在黑格尔之后,近现代转向了对非理性主义的探索,各种现代思潮兴起,从各个角度阐述人生和哲学的本质,而艺术、文学与哲学常常是浑然一体的,其中,对于直觉的重视是西方现代哲学的主要观念之一。

在残雪的文学作品中,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把直觉运用于写作中,残雪的作品充满了象征主义,富有隐喻。瑞典汉学家、诺奖评委马悦然曾说:残雪是“中国的卡夫卡,甚至比卡夫卡更厉害,是位很特别的作家”。而对于马悦然的评价,残雪也不谦虚,她坦然接受,她很自信地说:“超越卡夫卡没什么大不了的。我那些作品本来就是站在卡夫卡那些实验文学大师的肩膀上搞出来的。”她还说:“中国文人之所以喜欢纠缠这类问题,是出于内心的一种深刻的自卑。我不自卑,我对自己的创造十分有信心。”

对残雪这样的表态,有评论者认为她太狂妄了,其实,残雪不是狂妄,而是有底气,残雪曾经对卡夫卡做过深入的研究,她对考夫卡是了解的。

卡夫卡作品的出现是西方现代文学产生的标志,在卡夫卡作品中,文学与评论一体化了,文学与哲学无缝融合,文学中有哲学,而哲学观念是以文学方式来表现的。卡夫卡的许多作品都既是文学作品,也是作者的文学创作谈。比如,在《城堡》《地洞》《饥饿艺术家》《歌手约瑟芬和耗子似的民族》等作品中,读者感受到的是文学与哲学融合,是时代精神的自觉阐释。残雪对卡夫卡的研究很深入。残雪专门写过论卡夫卡的书《灵魂的城堡》以及《理想之光——读“城堡”》等。

邓晓芒教授说:“在残雪看来,全部卡夫卡的作品都是作者对自己内心灵魂不断深入考察和追究的历程,即鲁迅所谓“抉心自食,欲知本味”的痛苦的自我折磨之作。”(邓晓芒:《残雪与考夫卡》)

残雪的哥哥邓晓芒教授

残雪对卡夫卡的理解是很深入的,比如,对于卡夫卡作品中的“城堡”的理解,残雪分析说:“与城堡那坚不可摧、充满了理想光芒的所在相对照,村子里的日常生活显得是那样的犹疑不定,举步维艰,没有轮廓。浑沌的浓雾侵蚀了所有的规则,一切都化为模棱两可。为什么会是这样?因为理想(克拉姆及与城堡有关的一切)在我们心中,神秘的、至高无上的城堡意志在我们的灵魂里,……而城堡是什么呢?似乎是一种虚无,一个抽象的所在,一个幻影,谁也说不清它是什么。奇怪的是它确确实实地存在着,并且主宰着村子里的一切日常生活,在村里的每一个人身上体现出它那纯粹的、不可逆转的意志。K对自身的一切都是怀疑的、没有把握的,唯独对城堡的信念是坚定不移的。”(残雪《理想之光——读“城堡”之一》)

城堡成了生命的的目的,似乎人类的一切生命活动都隶属于它,而它本身却隐藏在神秘的迷雾中,扑朔迷离,深奥、神圣,但却时时在人们眼前存在着。

残雪的创作显然受到了卡夫卡文学表现方式的影响,在残雪的作品中,有大量的直觉表现,有象征描述,有哲理阐释,没有一定的哲学修养和哲学感悟力,是很难读懂残雪的作品的,这就是残雪作品难懂的重要原因之一。

残雪所学习的考夫卡是西方著名的表现主义作家,他经历了奥匈帝国即将崩溃的时代,当时,尼采、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影响很大,卡夫卡的作品中的直觉表现和象征寓意显然是受到直觉主义的直接影响的。

在当时,卡夫卡对政治事件表面上以旁观态度处之,而其作品却以变形、荒诞、隐喻的形象和手法来表现孤独、绝望的心理感受,宣泄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愤怒。直觉主义思维和象征、隐喻的表现手法一般都会给作品带来想像奇诡、寓意深刻的影响,这其实是欧洲反理性主义思潮在文学上的表现,卡夫卡的影响很大,在二十世纪以来的文学各种“现代派”思潮中,卡夫卡的影响是很显著的。

卡夫卡的艺术世界充满荒诞、隐喻,表现艺术家复杂的内心世界,而残雪凭借她那细腻的作家感受和哲理思维深刻抽象能力,进入到了卡夫卡的艺术世界中,感受和体悟卡夫卡作品的故事,并在解读中表现残雪的艺术追求。

残雪

残雪是带着自己的创作体验和对于卡夫卡的感受来解读卡夫卡的作品的。在《中国长城建造时》里,残雪看到了一种很有特点的象征,即“艺术家的活法”;在《乡村教师》中,残雪看到了老教师身上所体现着的“描述者的艺术自我”和十分难得的“艺术良知”;在《致某科学院的报告》中,残雪感受到的是对于“猿人艺术家战胜猿性,达到自我意识的历程”的记录;在《小妇人》及《夫妇》中,残雪所感到的是,作品所描述的是“诗人灵魂的结构”和艺术所表现的深层心理;在《地洞》中,残雪所理解的并非是常说的现代人无处可逃的困境,而是艺术家内心世界矛盾的体现:一方面,艺术家要逃离存在而遁入虚空,而另一方面,艺术家却要逃离虚空努力表现存在感,在虚无与存在之间奔忙、折腾,在恐惧中耗尽精力,摆脱是不可能的,而超脱又很难做到,艺术家所体验到的是生存的痛苦。而在《和祈祷者谈话》中,残雪所感到的是“祈祷者和‘我’是艺术家内心的两个魔鬼,既相互钳制,又相互鼓励、支撑,结成同盟来对付那摧毁、覆盖一切的虚无感”(残雪语)。

在某种意义上,残雪也是顺着卡夫卡的创作之路往前走的,只不过,残雪少了卡夫卡在作品中所表现的那种恐惧和绝望,而更多地表现了对人生的追问和探寻。

艺术归根到底是人类生存状态的集中体现,艺术家体验着人类复杂经历和精神感受,所以,艺术家的承受是双重的,一方面,艺术家体验着人类的苦难、痛苦和恐惧,是人类精神上的承担者,他们需要通过作品表现这种感受;另一方面,艺术家又担负着对人生的追求,对人生意义的创造,对黑暗中迎来光明的期盼,对于未来不轻易失去希望。

残雪和卡夫卡一样,都把作品当成对人类灵魂的自我分析、自我剖析,当作对于人生目的和存在意义的追问。

残雪的艺术作品虽显“抽象”,但并不是脱离生活和现实;残雪的作品虽难懂,但并非是纯粹的“主观臆造”和“故作晦涩”,而是置身于人类生活深切体验的艺术表现。

残雪

残雪作品的哲学韵味之二是作品越来越具有哲理韵味。

残雪是一个特别能持之以恒坚持写作的勤奋作家,她已创作近700万字的作品,其代表作有《黄泥街》《种在走廊上的苹果树》《山上的小屋》《苍老的浮云》《痕》《五香街》《松明老师》《断垣残壁里的风景》《最后的情人》《突围表演》《黑暗地母的礼物》《赤脚医生》等。

《黄泥街》是残雪的第一部作品,这一部作品被评论家拿来与卡夫卡的《变形记》作比较。黄泥街这地名是真实的,它是长沙市北区一条真实街道的名称,从80年代起,黄泥街曾经是全国四大书市之首,每年有大批的图书从这里销往全国各地,图书交易额十分惊人,后来,黄泥街由于城市规划建设的需要,繁华的书时没了,书店或关闭或搬迁。残雪的出生地点湖南日报社就离黄泥街不远,黄泥街是残雪年轻时常去的街区,她在工厂的底层经历以及她敏感的气质使她对黄泥街的感觉非常特别。她感受到的是街上脏兮兮的景象,头顶狭窄的一片天,灰中带黄的沉闷颜色;街上飘着的是烂果子诱人的甜香味,当然,作品所表现的街景不是后来改革开放时的繁华书市的街区,而是文革时艰难岁月时的街景。

《黄泥街》这个名字很自然让人想起了脏兮兮的黄泥街道,而黄泥街上行走的人是“以一种可笑、可怜、可鄙然而毕竟令人感动的方式表达着他们不甘沉沦的人性闪光和生命的韧力”(评论者语),黄泥街上的人在十分艰难的地狱般的生活中显示出了人的执着生存意志和不可遏止的冲动力。人们在艰难、苦痛、挣扎中生存着,但又不放弃坚持与追求,而且不失去强烈的冲动,尽管这种冲动是盲目的。黄泥街的人们虽然艰难,但没有沉沦,没有绝望,这就是残雪的作品有别于卡夫卡的作品的特点。在痛苦环境中有坚韧的劲,并不放弃追求未来光明的希望。这是作者在深刻地在思索人生的哲理意义。

《突围表演》是残雪很重要的一部长篇小说,作者所采用的“先知者/沉沦者”的叙述模式更加成熟了,能引读者进入更深的哲学思考。女主人似乎有着清晰的先知先觉,她以一系列隐晦复杂的行动,将自身置于人生舞台的前沿,沉默的行动充满着启迪的意义。她极力想通过突围表演的方式来唤醒身边那些处于沉沦境地的人。

其实,“表演”本就是一种“突围”,因为必须突破沉沦,走到舞台的前沿,于是,这种“表演”就有了引领的意义。不在沦落中随波逐流,而是“站出来生存”。在这里,艺术与人生是相通的,“表演”就是人自己从沉沦的境地中现身,让本真的自我“站出来生存”,把真正的“我”表演给别人看,并希望能唤醒周围的人,让周围的人群也能把自己本真存在表演给人看。

当然,“表演”不是诉说,更不是说教,而是一种艺术式的感染和启示,因为在艺术性的“表演”中,不是被人劝说或强迫才接受的,而是靠体验和领悟去感知的,人生的本真只有在“悟”中才是显露的,而被动的接受一定与本真有所“隔”的,一定体悟不到本真的真正意义。

女主人翁的突围表演具有隐喻意义,她以具体的表演行为,以亮相于舞台前沿来展示自我的本真存在。当然,“表演”就是有虚构,有创造,所以,也会有颠三倒四的行为,比如大搞“迷信活动”,搞“巫术”,看似很怪诞,但在怪诞背后,却蕴含着召唤个体从沉沦境地中醒来的启示。“表演”是“有意识地自欺”,是意识到自欺却偏偏愿意自欺的行为,在这种“表演”中,揭穿自欺的存在处境,引领周围的人走到舞台的前沿,一起实现挣脱沉沦境地的突围表演。在这个意义上,“表演”也是一种自觉,是对本真的“悟”。

《赤脚医生》是残雪经过三年时间精心打磨的最新长篇小说,讲的是关于山村赤脚医生成长的故事。在那个时代,主人公亿嫂年轻时不甘平庸,走出家门,到外面闯荡,有一次机会,她进入了县城的医疗培训班,成为培训班的一名学员,后来,学有所用,成了赤脚医生。

接近中年的亿嫂开始了她的“赤脚医生”职业,这在当时是很光荣的,也很受人们尊重的职业,可是,作者的真实意图并非简单地在讲“赤脚医生”的故事,而是在挖掘“赤脚医生”这个称呼的象征、隐喻和神秘内涵,那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韵味丰富的名称,是有灵感的人才能直观感受到的“理想主义”的事业。

亿嫂靠着她的激情冲动和努力,成功地成为了“赤脚医生”事业的追求者中的光荣一员,可是,在她周围,在她的莫名其妙的头顶上,却有一张巨大的无形的网,笼罩着她,而亿嫂、米益、白芷等人所居住的几个山村因为“赤脚医生”的行动而有了互动、沟通,他们之间的互动是心灵之间的交流,其交往是耐人寻味的。

作者所描述的是亿嫂、米益、灰句等人的成长过程和他们的行医事迹,是“赤脚医生”的生活和医务工作,但却在流畅而明晰的描述中,将大自然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真实关系由浅入深地挖掘出来。作者说的是那个时代“赤脚医生”的故事,而所展望的却是一种崭新视野中的未来新型关系,在那个年代特别普通特别现实的“赤脚医生”行为中,作者以很接地气的方式去探寻和展望未来的可能的“真实”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赤脚医生》比起残雪以前的其他小说,显得明快、流畅,似乎晦涩的语言和哲理性的叙述减少了,作者给人以阳光般的温暖,以隽永、流畅的语言来表现诗意世界。在作者笔下,这个世界是那么真实,但却意味更深远。

不要因为残雪新作品的语言明快了,叙述更凝练了,就误以为她的这一部作品的哲理寓意减弱了,其实,《赤脚医生》虽然更好读,但要真正读懂,却依然是很不容易的,看似浅显的语言其实更具诗意;看似明快的风格,其实韵味更深,值得读者反复咀嚼回味。

在残雪在这部小说中,把自然作为一个主题来呈现,回归自然成了她在作品中的重要追求,而这自然又离不开人与人的关系,自然之美中有人情之意,《赤脚医生》表现了残雪最新的对于自然观与人生观的新阐释,而这却是更具有哲学韵味的。哲学与文学归根结底是离不开人文关怀的。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