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书画 >

「汉字」之《“字”从遇见你》

时间:2023-01-30 11:33:06 来源:书之签

大家好,「汉字」之《“字”从遇见你》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头条创作挑战赛#

汉字系统是一个巨大的文字世界,它自成体系,盘根交错,井然有序又悠然自得,相比于真实的天下,文字建立的世界无论在空间还是时间上都更为深远、广阔与恒常,在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世界里,有一个字从来都居于核心——“中”。

中:“汉字世界的原点”

“中”,甚至上升为我们处世的哲学与追求。中国人用“中庸”,阐述了自己的取舍和坚持,不偏不倚,刚刚好。它就像数学上的一个极限值,可以无限趋近,但永远不能达到。

所以,孔子曰:“中庸不可能也”。

这个我也做不到啊!

鼎:“问鼎中原”、“三足鼎立”

中华民族最高贵的器物。
九鼎成为天命的象征,是王权的代名。

卜:“殷墟卜辞”天:“我的天呐”​福:与“酒”文:中文

位于中心国度的美丽花纹,这就是“中文”。

笔:“甲骨文中就有这个字”

随着毛笔的诞生,书法就此成为中华文明的符号。从古至今的无数文人,几乎集体沉迷于这项看似简单,却饱含情感的艺术中。同样的诗文典籍,被每一代书法家反复抄写,后人不断与前人,通过书法隔空对话,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旨趣。
在五彩墨迹的点染中,中国的古人,更是开创了独特的美学流派,留下了一长串流传千古的画卷。
可以说,有了“笔”,璀璨的中华文明才能被记录下来,这才是大手笔啊!

册:“万卷书”

虽然书写载体的材质不断改变,“册”,作为书籍量词的本义,却没有改变。
…… 由此,以文字为载体的文明信息就这样一代一代传承至今,从未中断。
跨越漫漫五千年,当代人摊开曾经的书册、竹简,仍然可以读,还读得懂,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文明的奇迹!

典:“典册”,“典 五帝之书也”

“经典”、“典籍”、“典礼”、“典雅”

可见,典雅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里极为重要的美学范式之一,从书中的典章,到庄重的典礼,再到东方美学的典雅。
“典”,早已超脱其形,化成我们的历史、仪式、审美、人格,融入中华文明的根基深处。

图:“图穷匕见”

而由“地图”的本义引申,“图”字,逐渐指代一切由绘画产生的形象,变得无处不在。我们描绘美好未来,也常用“宏伟的蓝图”来形容。其实,“图”反映的是人认知世界的能力和决心。

走:“夸父与日逐走”舟:“同舟共济”、“破釜沉舟”

“神舟五号”

车:“轩辕”

“千乘之国”、“万乘之国”

行:“佻佻公子,行彼周行”郭:“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

……长城是中国最大的郭。
如此说来,中国是由无数郭嵌套成的国。

陶:“人类第一次造物”甑:

“自古以来,汉字就一直在简化。”

教:“汉文明注重教育”贝:中国货币极简史丝:丝绸之路

在造纸还没有那么普及的年代,丝绸也被用来记录史料,古人称之为“帛书”。

犬:虎:马:牛:象:

对比了一下《画说汉字——1000个汉字的故事》,这是一本图解《说文解字》的书。发现书中没有收录 “笔”、“图”、“陶”、“甑”,除了“甑”,其他三个字都很常用吧?!


【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

按照此时间先后顺序,整理纪录片片尾的汉字字形演变。没有的(如“甲骨文”)空缺,重复的(如两个“金文”)则就近安放,“大篆”(秦始皇之前的秦系文字)位于“小篆”(秦代“书同文”的文字)之前。

似乎能初步感受汉字由具象逐渐抽象,由多样走向统一的历史过程。也理解了文字学以及书法中所言的“汉字五体”——篆隶楷行草(前三者为并列关系),而对“书同文”之前的文字则多以书写载体称呼:甲骨上的文字——甲骨文,青铜器上的文字——金文(钟鼎文),石鼓上的文字——石鼓文。


我国古代对造字法有“六书”的提法。“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严格说来,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方法,转注、假借属于用字的方法。

根据“六书”理论,【五个一组】二十五个字中,以象形字居多,如:中(甲骨文)、鼎、卜、福,文(甲骨文)、笔、册、典、图,舟、车、行、郭(甲骨文),陶、甑、贝,犬、虎、马、牛、象(起初是象形字);其次是会意字:天(甲骨文),走(金文),教、丝(甲骨文);

以上归类不一定正确,记录片中也没有这些晦涩的概念,而是通过幽默的语言讲解汉字及其对应物的演变,引发对于未来的思考。

​​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汉字”纪录片!

央视《“字”从遇见你》爆火,汉字原来这么有趣,你看了吗?(1~10集)​

​央视《“字”从遇见你》爆火,汉字原来这么有趣!(11~20集)

获取了【央视频(APP)CCTV纪录】中的观看和点赞数据,简单分析了一下。

第一个“顶级汉字”——“中”,在各方面都遥遥领先啊!

点赞比接下来的是“鼎”:不愧是“文物中的顶级器物”。

占“卜”…问“天”…祈“福”…

饱含中华文明的“笔”与“典”,以及“册”,需要细细品味。

“图”“文”的满意度好像比较高。

“舟”“车”“行”“走”于“郭”,还是车方便。

…………

“汉文明注重教育”是吧!

这么多人看“贝”,是因为“…”?!

“陶瓷丝绸”之国的“陶”“丝”关注度不够哈

第一次知道“甑”…

十二生肖其中有四:“犬”“虎”“马”“牛”。

“虎年”观“虎”的人不多嘛!

“象形字”的“象”,没有数据呢?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