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陶瓷 >

“佛山”陶瓷行业整合加快 亟待结构调整

时间:2022-10-18 17:21:20 来源:

今天,西北书画艺术笑笑给大家分享带来的《“佛山”陶瓷行业整合加快 亟待结构调整》。

今年第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回落至近三年来的“最低水平”,实体经济环境恶化。近日,佛山市政府在工作分析会上披露,上半年佛山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负增长4%。房地产开发投资急剧下降,上下游产业受到连带打击。与房地产业高度相关陶瓷行业受其影响深重,部分企业销量减少30%以上。

陶瓷行业似乎迎来多事之秋。7月11日,上海斯米克公司发布提示,预计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9200万元—9700万元。去年年末,宝丽瑞嘉陶瓷曾因“解聘门”事件成为行业一时焦点,半年多后,7月14日,宣布关门,总部全体员工被遣散。近期,江西某知名品牌也将设置在佛山的营销中心回迁。更多私抛厂企业在悄无声息之中自生自灭。

市场自发调节正在诱发真正意义上的行业整合。恶劣的环境,一些实力不够、品牌不强的企业会逐步被淘汰,它逼迫陶企强身健体,转型升级,新一轮整合式洗牌或将持续发力,引发更多震荡。

旧疾加新病 陶企不良症状频现

长期以来,陶瓷行业高速增长使得很多弊病隐匿起来,一旦增速下降,既存问题便日益凸显。据了解,部分陶企重营销轻管理,内耗、内斗严重,无形中提升企业经营成本,成为企业的硬伤。在外部大环境不理想的状况下,员工,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忠诚度不高,甚至直接站到企业的对立面,会给企业带来毁灭性打击。近日记者收到消息,某企业为缩减开支,实行全面降薪,导致大量员工离职,许多部门出现空巢现象,企业更加难以为继。

为交叉覆盖市场,不少企业盲目增加品牌,生产企业不擅长经营且不具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品类,导致一些品牌长期亏本经营。作为母体的企业,在这些亚健康的品牌遭遇外部寒流侵袭之时,也难以承受持续的亏空,难免被“整合重组”。

近年来,不少非佛山企业为打开出口市场,将营销中心迁来佛山,有部分企业找到出路,但也有部分因长期入不敷出而迁回原产地。今年出口形势严峻,据了解,某非佛山企业在佛山连续四五个月,平均每月销售额低至十万元左右,这边支付营销中心的租金以及员工工资都不够。

某非佛山企业职业经理人表示,由于到佛山发展的品牌脱离企业原有定位,未能考虑工厂的生产系统和品牌操作资源的匹配,导致厂企矛盾。这些企业到佛山发展,是进学校进修,交了学费,学了乖。在经济大环境不理想的情况下,企业选择收回对外的枪口,集中火力,在自己熟悉的阵地打拼,是明智选择。

国家对行业的管理一直处于“失控”或“不控”状态。行业准入和监督管理标准缺失,以及发展的盲目性,催生了大把小企业和作坊式工厂。今年年初开始,私抛厂倒闭的消息频传。近日,部分小企业的处境也日益尴尬。佛山某陶企负责人称,我国非佛山产区发展状况堪忧,佛山也有近半生产线停产。部分小企业面临着库存高企却难以停产的尴尬:一面是库存日益增加,难以消化;一面是停产将使企业面临融资困境,资金链可能断裂。

此外,终端建材市场的整顿改建,影响经销商经营,陶企资金回流不及时,使资金问题更紧张。北京、昆明佛山等地,由于提升城市形象的需要,对城市功能区进行重新规划,将建材市场外迁或升级,增加商户经营成本。行业资深评论家韩复兴认为,建材市场的重新定位和重新布局,也会产生一个新的销售模,设计公司、装修公司、经销商、房地产建设商和建筑陶瓷制造商之间会出现利益博弈。

对于某些企业倒闭或整合的原因,有行业人士认为,原因很多,但总体来看,是陶企发展经历了一个很长的黄金期,就像房地产一样,狂奔多年之后,出现企业的关闭、调整,是市场的一种纠错行为。企业自身病症很多,但引发病症的,主要还是市场动力的消失,“每个行业都有问题,不独陶企。就算是一个健康的人,生活在一个污浊的环境中,也难免生病。”

好了,关于“佛山”陶瓷行业整合加快 亟待结构调整的内容就介绍到这。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