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羌族萨朗歌曲「羌族全部锅庄」

时间:2022-12-12 10:53:16 来源:四川非遗

大家好,羌族萨朗歌曲「羌族全部锅庄」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羌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几乎男女老少都会跳羌族萨朗。羌族萨朗是典型的歌舞一体的少数民族艺术形式、中国羌族独有的代表性文化。

羌族萨朗主要盛行于汶川县、茂县、北川县。因地理环境、历史原因等,各地羌族萨朗各有不同。

1 汶川县羌族萨朗

“萨朗”是羌族在节日欢庆、婚丧嫁娶时跳的自娱性舞蹈,汶川地区称之为“席步蹉”,即羌语南部方言“喝酒歌舞”之意。“萨朗”由祭祀礼仪中的舞蹈衍变而来,经历了上千年的积淀与衍变,如今依然盛行于岷江上游广泛的南部方言地区,即以汶川县龙溪、绵虒、雁门等地为代表的羌族聚居区域。汶川县羌族萨朗已列入第二批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萨朗”的舞者人数不限,男女老幼均可加入。队形为男前女后,连臂围火塘或咂酒坛呈弧形而舞。男队第一人为领舞者,由善舞者担任。舞蹈开始时,男舞者先集体高歌第一乐句,女舞者复唱此句,如此交替一轮之后,由领舞者带领起舞。开始,多为拉手连臂而舞,继而放开手臂,甩手或搭肩而舞,舞队缓慢地向左右移动,最后又拉手连臂而舞,即告结束。

“羌族萨朗”内容丰富,包含歌颂美景、传递男女爱情以及象征性的礼俗仪式等,从不同角度,充分反映羌人的生活、习俗和社会风貌,舞步动态以及整体的舞蹈风格上,呈现出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和质朴的上古遗风。

2 茂县羌族萨朗

羌语萨朗,又称“纳莎”、“苏德莎”,汉语为“跳起来,唱起来”之意,是羌族民间世代传承的歌舞艺术表现形式。每逢传统节日、欢庆丰收、重大聚会或婚丧嫁娶,萨朗必不可少。茂县羌族萨朗已列入第二批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跳萨朗可在室内,也可在场院围篝火而舞,无乐器伴奏,以歌伴舞,有反映劳动的《任姆任》(推磨歌),歌颂丰收景象的《三三满山》,娱乐游戏的《月亮弯弯》以及表现男女爱情的《列苏索》,现存最古老的萨朗《朗吧朗吧》,是羌族具民族特色的歌舞。


由于地理环境、历史背景等因素的差异,各个地区的萨朗又各具特色。三龙乡的姑娘跳起《撒拉梅梅撒》时,小腿划圈非常灵活,身体转动轻益,而黑虎乡则出现“半蹲踏跳”和手臂较大幅度的摆动,在舞蹈风格上,较为粗犷。

“萨朗”集羌族歌、舞、服饰、习俗等于一体,保留了羌族狩猎、游牧、农耕等不同发展时期的古俗遗风和文化信息。

3 北川县羌族萨朗

“萨朗”是羌族最流行的载歌载舞艺术形式,羌语意为:“唱起来,摇起来”。“萨朗”音乐曲调欢快、流畅,节奏跳跃、明朗,歌词内容十分丰富。北川县羌族萨朗已列入第二批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萨朗为自娱性舞蹈,舞者表演时所唱的歌曲内容广泛,词句丰富。跳“萨朗”时,男女分别各站成一排,围成圆圈。起舞前,男先女后轮唱一遍该舞的歌曲,然后,由一名男舞蹈能手领头,率领大家边歌边舞前进。节奏转快后,领舞者加快舞步,变换动作,或两脚交替重踏,或左右旋转,男女舞者随着他协调而跳,而且常常展开竞赛,气氛热烈。舞至高潮,男队高喊“呀喂”,女队即应声“学喂”作为结束。接着又换唱新曲,重新开始。

“羌族萨朗”表现出羌族人民积极向上、不畏艰险、拼搏的精神面貌,充分体现了羌族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羌族萨朗除了继续承载民族的传统,更发展成为现代人强身健体、愉悦身心、促进交流的重要手段和形式。



文章整理于四川省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汇编等(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编辑 | 梁红玉 排版 | 梁红玉

校对 | 刘 念 责编 | 韩晓冬

投稿邮箱:ichfysc@163.com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