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家 >

邶风·旄丘「诗经国风十五国」

时间:2022-12-05 17:49:08 来源:书FUN语宙

大家好,邶风·旄丘「诗经国风十五国」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全文共1000字,约需1分钟


这是一些流亡到卫国的人,盼望贵族救济而不得的诗。那时人民因为受不了本国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压迫,或因战争的缘故,纷纷逃往别国。但到处都一样,想向他国贵族乞求同情、救济,当然仍是一种梦想。结果一无所得,反闹了一肚子气。本诗即反映了这一情况。

毛序:[旄丘,责伯也。狄人迫逐黎侯,黎侯寓于卫,卫不能修方伯连率之职,黎之臣子以责于卫也。]毛诗认为这首诗与上篇式微同为黎臣所作。齐诗说:“阴阳隔塞,许嫁不答。旄丘、新壹,悔往叹息。”王先谦集疏:曰隔塞,曰不答,知与式微同恉,亦黎莊夫人不见答而作也。三家诗也把它同式微联系在一起解释。但这两种说法都看不出有什么根据。

图片来自百度百科

此诗第一章以旄丘之葛起兴,连用两句疑问,虽然疑惑于卫国君臣救援之迟,但还是满怀希望的。第二章连用两句设问,后面又自己作了回答。姚际恒评道:“自问自答,望人情景如书。”其实作者对卫人已经很失望,所谓[必有与也]、[必有以也],无非是一种自我宽解而已。第三章用赋法,说卫国的叔伯贵族和自己感情不相通,朱熹说:“至是始微讽之。讽刺而仅止于微,活现出一种又气氛又不敢得罪人的矛盾心理。”最后一张也用赋法,但末句声色俱厉,感情上到了爆发点。作者破口大骂,斥则卫国人傲慢无礼,对他们的呼告请求像聋子一样充耳不闻。此时他已完全绝望,也就无所顾忌了。正如朱熹所说的:“至是然后尽其词矣。”用不同的艺术手法来描写不同的心理状态,层层递进,细致入微,这是读者从旄丘中可以仔细玩味的。

旄丘之葛兮,何诞之节兮?叔兮伯兮!何多日也?

旄丘,前高后低的土山。

诞,延长。之,其、它的,

节,指葛藤的枝节。

叔、伯,对卫贵族的称呼。

何其处也?必有与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处,安居不出。与,指同伴或盟国。

以,原因。

狐裘蒙戎,匪车不东。叔兮伯兮!靡所与同。

狐裘,狐皮袍。当时大夫以上的官穿的冬服。蒙戎,叠韵,蓬乱。这句疑指卫大夫。

匪,彼。匪车不东,疑东方是流亡者居住的地方,故大夫之车不东来。

靡,无。同,同心。

琐兮尾兮,流离之子。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琐,细小。尾,同微,卑贱。

流离,飘散流亡。指诗人自己。

褎,盛服。褎如,盛服而傲慢自大貌。

充耳,本义是一种挂在耳旁的首饰,又有充耳不闻的意思,这里含有双关的意义。

诗经笔谈

唉,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