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家 >

\\「齐白石的画都是捧出来的」

时间:2022-12-20 09:17:41 来源:文藏

大家好,\\「齐白石的画都是捧出来的」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大街上随便找一个人,跟他聊齐白石。

第一句准是“他虾画得很好”,懂得多些的也许会加一句,“他花鸟虫鱼画得都好。”但是提到齐白石的人物画,知道的就不多了。

其实,他是个被画虾声名掩盖的人物画大师。



从人物画启蒙,以为相邻画神像,为有钱人家画肖像开始卖画谋生,还因为美女画得好而被同伴喊作“齐美人”。

可以说,齐白石最开始为人所知便是因为他的人物画。


齐白石美人图系列

他自己也曾在一幅画中题跋称“余数岁学画人物,三十岁后学画山水,四十岁后专画花卉虫鸟……”

重心是放到了花卉虫鸟上,人物却还是画的。而且跟万众瞩目、竞相追捧的花卉虫鸟画相比,人物画因为画得少,知道的人少,买的人也少,反而更像他的一块“自留地”,他的耕耘更多是为自己,他以画叙事,也借画抒怀,呈现了他最本真最性情的一面。


在拜湘潭名士胡沁园为师后,齐白石不仅诗书画艺突飞猛进,还跻身当地的文化圈,结识了很多书香子弟,他们一起参加雅集,一起成立诗社。齐白石也正式由木匠转而以画谋生。这时,他画了自己的第一幅自画像。


《白石草衣像》

画中齐白石身着蓑衣短裤,脚踏草鞋,一副农人打扮,肩上却背着书册,怀中轻弹着古琴,低头沉吟。这是他对自己农民身份和文人理想的认识和描绘。此时,艺术使他自觉,也让他坚定了追求的方向。


初到北京,齐白石受到了冷遇,画价定得很低也无人问津,没人认识他这个外地来的老画家。他寄宿在寺庙里勉强度日,开始潜心“衰年变法”时,画了一个又一个铁拐李。


《跛仙》系列

“卧不席地,食不炊烟,添个葫芦,便是神仙。”

“葫芦抛却,谁识神仙?”

“尽了力子烧炼,方成一粒丹砂。尘世凡夫眼界,看为饿殍身家。”

“应悔离尸之不还,神仙埋没却非难,何曾慧眼逢人世,不作寻常饿殍看。”

画里字间有时下处境的艰难,对所受冷遇的抗议,也有埋头苦练的决心。他是知道自己的才华的,所以以铁拐李暗喻,今日的落魄终会迎来明日的“得道成仙”。

有人看不起他的木匠出身,也看不惯他创新的画,骂他的画粗野,骂他“野狐参禅”“不守古法”,尤其他在北平艺术学院任教时,骂的人更多,甚至群起而攻之。他说着“人誉之,一笑;人骂之,一笑”,却画了一个白胡子老头。


《人骂我,我也骂人》

像是孩子之间的吵架,你骂我,我就骂你。画中老人手指他人,斜着眼转过脸,好像不屑与人置气,他画得调皮,说得畅快。好像一肚子的烦闷委屈,画出来笑一笑就没了,可谁知道他看似轻松的背后默默承受了多少呢?

七十岁那年,他很喜欢的弟子,55岁的瑞光和尚意外去世,他去莲花寺哭祭了一场,回到家里还是很难过。他后来在《自述》中回忆,说自己“衰年伤心”“眼睛都要哭瞎了”“真觉得活着也无甚兴趣”“泪哭欲干,心摧欲碎”……他感慨人生无常,画了一个闹情绪的老头。


《也该歇歇》

像是突然受到了死亡的威胁,他觉得自己风烛残年,也没多少日子可活了,觉得自己劳累了一生,“也应歇歇”了,事实是,他不仅又活了二十多年,也画了二十多年。

后来,他反倒越老越不服老了,仍旧每天早起画画,不肯休息一天。他还专门刻了一枚“年高身健不肯做神仙”的闲章,并不厌其烦地画了很多幅同一题材的画。


“年高身健不肯做神仙”章


《老当益壮》系列

这个系列他画了多少次,“老当益壮”的勉励就对自己重复了多少遍吧。像画中白眉白髯的老人轻松举起拐杖的倔强一样,他好像也在说,“看,我还强壮得很呐。”

可能越老越像个孩子,也可能他的心里一直就住着个顽童,他随心所欲地活,也随心所欲地画,笔触越来越稚拙,内容也越来越轻松。

挠痒痒。



捅鼻孔。



挖耳屎。



请人喝酒反被劝酒。



喝醉酒被小儿子扶回家。



他的画笔记录下了晚年恬淡悠哉的小生活,也描绘着回不去的家乡和解不开的乡愁。


《上学图》

他想起年少短暂的求学生涯,想起那个从小教自己识字,每天接送自己上下学堂的祖父和哭哭啼啼不愿上学的委屈小孩。于是在画笔下重现了祖孙相携的温馨场景,每一笔都是对祖父深深的追思。

晚年的齐白石总念起自己的家乡,他曾画过一个在山野间埋首耕作的老农。


《农耕图》

老农便是他自己,画笔是他的犁耙,画纸是他的土地,他辛苦劳作了一辈子,也把生命献给了他的艺术土地。

画上题跋“齐白石九十二岁尚客京华白石铁屋”,这个总称自己“客居北京”的异乡人最终也没有回去,在牵绊了半生也成就了他的北京走完了余生。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