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家 >

黄庭坚禅宗思想对黄庭坚书法的影响「欧阳修论书法的文章」

时间:2022-12-22 17:25:09 来源:汉府古文化

大家好,黄庭坚禅宗思想对黄庭坚书法的影响「欧阳修论书法的文章」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曹小敏

(中国美术学院)

摘要:黄庭坚是宋代一位重要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中经常体现出禅宗哲学的思想。随着禅宗的发展和书法由传统向现代转型,人们对书法与禅宗哲学的关系也有越来越多的思考。目前,学界对文人书法和禅宗哲学的研究有很多,但是关于黄庭坚书法与禅宗关系的研究并不多。黄庭坚作为修禅悟道的文人,其作品与禅宗的关系是值得探索的。作为“宋四家”之一,黄庭坚一生书法作品无数,他的书法小品《花气熏人帖》可算一件杰出的书法作品,目前关于这幅小品仅有对其书法艺术的审美研究,还并未有对其与禅宗哲学关系的研究。该文以黄庭坚的书法作品《花气熏人帖》为例,探讨黄庭坚的书法与禅宗思想之间的相融互渗关系,并阐释禅宗哲学在黄庭坚书法的发展与升华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关键词

黄庭坚、书法、禅宗哲学、花气熏人帖

正文

关于黄庭坚作品的研究,大致包括对其作品的研究,如陈志平的《黄庭坚书学研究》、王中焰的《“山谷笔法”论》等;关于黄庭坚书法交游的研究,如曹宝麟的《米芾与苏黄蔡三家交游考略》、陈志平的《黄庭坚书事二考》等。另外,还有整理黄庭坚书法史料的一些相关书籍,如水赉佑所编《黄庭坚书法史料集》、黄君所编《黄庭坚书法全集》等。虽然关于黄庭坚的书法有很多研究,但大多是着眼于黄庭坚书法作品的研究与考证型文章,关于黄庭坚书法和禅宗之间关系的研究并不多。仅有关于黄庭坚书法受禅宗思想影响的一些研究,如胡建明的博士学位论文《东传日本的宋代禅宗高僧墨迹研究》、杨光的硕士学位论文《字中有“意”、胸中有“禅”——论黄庭坚书法中的禅宗思想》等文章。这些文章从黄庭坚的整个生活轨迹系统出发展开研究,而笔者将着眼点放在黄庭坚的书法作品《花气熏人帖》上,探讨黄庭坚书法与禅宗哲学思想的关系。文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黄庭坚《花气熏人帖》

一、黄庭坚书法中的禅意与禅韵

文人画和书法自晚唐五代起,就不断受到禅宗的熏陶。禅宗思想逐渐融入文人画和书法创作,使中国的绘画增添了更多的禅理成分,同时也增强了绘画、书法技法上的表现。但禅宗思想也较为真实地反映出一些文人在当时的社会现实下存在的一些较为消极的心理状态。宋元时期是文人书画发展的繁荣兴盛期。这个时期的文人与禅僧经常交往互动,进而促进了彼此之间思想的融合。黄庭坚作为宋代重要的文学家、书法家,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曾与多位禅宗高僧结识并受到禅宗思想的影响。黄庭坚的文学思想与禅宗思想结合而运用于书法上,因此禅宗思想对黄庭坚的影响不只是体现在诗文创作上,而且体现在他的书法作品中。

所谓“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人尚态”,“韵”在中国绘画史中是一条很重要的品评标准,谢赫在“六法”中提出的第一条便是“气韵生动”,可见其重要性。黄庭坚也经常强调这一概念,他在书论中提出“书画以韵为主”。另外就是“意”的概念,在黄庭坚的相关书论中,可以发现“意”字是经常出现的,如“笔意”“用意”“书意”“古意”等。这或许受其老师苏轼的影响,因为“意”字不仅在黄庭坚的书论中频繁出现,而且在苏轼的相关著作中也较为常见的。

黄庭坚的诗文喜用禅宗里的典故,所以往往晦涩难懂。其中“意”“韵”的存在,在他的《花气熏人帖》可窥见一斑。其书论中也经常蕴含他对禅理的领悟和运用。他对用笔强调“擒纵”,在《经伏波神祠诗卷》中有“盖用笔不知擒纵,故字中无笔”。所谓“擒纵”,即与禅宗思想具有相通之处,这也说明了在黄庭坚的书法理论中,笔法与禅理具有相通的地方。另外,从《花气熏人帖》第二句的“中”字明显拉长,具有枯笔、飞白,可看出黄庭坚的内心世界,从其用笔自由舒放的笔意可以窥见其中的禅意,并且第一句诗“花气熏人欲破禅”中,一个“禅”字将人引入禅宗的哲学思考,其诗句是具有禅韵的。

黄庭坚《花气熏人帖》局部

二、禅宗哲学中的“顿悟”对黄庭坚书风的影响

苏轼作为黄庭坚的老师,他们书论中的许多内容都涉及禅宗用语。苏轼用“以平等观作欹侧字”形容黄之笔法,体现出黄庭坚通过禅宗哲学里矛盾互生互成、相互统一的哲学观观照书法创作,以跌宕起伏的用笔、结字而归于“平等”,这种以禅宗哲学思想而入书法的方式是很值得研究的,颇具意味。黄庭坚的一生都在书法上十分用功,从习《瘗鹤铭》,进而习苏轼、颜体、柳体、杨凝式笔法,而后领悟怀素、张旭二人笔法,一直都是以“真实”之心书写笔墨。

禅宗修行的方法是“悟”,即“无悟即无禅”。慧能所创南宗也认为心即是佛,“自心见性,皆成佛道”,人们只要能够明心,就可以见性成佛。黄庭坚受禅宗影响,在晚年苦悟法理,追求顿悟。其实,禅宗哲学思想和中国的道家思想存在一定的互通性。道家思想是中国艺术精神的源头之一,具有很深的智慧。禅宗思想吸纳了道家思想的一些内容,从而提升了自身的哲学层次,成为一种关于人之本性的生命哲学。这种思想与艺术相结合,促使人们认识并追寻自我。

黄庭坚作为一位诗人、书法家,对身边事物往往具有比旁人更为敏锐的感知。《花气熏人帖》即体现了其用不同的眼光看待身边事物,通过观看联想到自己“其实已经过了中年”,由春天的花香领悟人生的真谛。通过对自然界的相关事物进行细致而深入的观察、思考,从而领悟人生,达到所谓“顿悟”的境界,这与禅宗的参禅悟道思想有关。“春来诗思何所似,八节滩头上水船”即是由所见现象进而参悟人生的真谛,即禅宗里所谓的“顿悟”。由此可见,黄庭坚所作诗是受禅宗思想影响的结果。

黄庭坚《花气熏人帖》局部

三、黄庭坚《花气熏人帖》与禅宗思想的关联性

黄庭坚的书法小品《花气熏人帖》虽然字数不多,只有简短的28字,但达到很高的艺术成就。一天,黄庭坚正在家中修禅,突然驸马王诜送来鲜花提醒黄庭坚给自己写诗,花香扑鼻,充满房间。这熏人的花气似乎惊扰到正在修禅的黄庭坚,他随后便以肆意烂漫的草书笔法创作出这幅作品。这首七言诗云:“花气熏人欲破禅,心情其实过中年。春来诗思何所似,八节滩头上水船。”传达的内容是:“花朵开放,在屋子里散发着香气,仿佛使平日里修禅的功夫都要破掉,联想到自己的年龄已经过了中年,但是竟然还有这样为花而感动的心情。春天已经到来,心中突然涌出了写诗的念头,这就像进入层层逆水的滩头,要拉船上水出行,是多么的艰难啊!”这篇风流千古的佳作成为黄庭坚的草书得意之作,其中亦蕴含着禅意。

第一,从《花气熏人帖》的内容看,小诗的第一句就提到了“禅”字,当鲜花散发出自然氤氲的香气,便触动了黄庭坚的感官,从而影响其内心,扰乱了正在修禅悟道的黄庭坚,其故而感叹“欲破禅”。其实在黄庭坚的大多数书法作品中,很多文字都与禅宗哲学思想相关,有佛家禅语、僧人语录等。如,《诸上座帖》中“唯见自心,祖师道,不是风动幡动,风动幡动者心动”等词句,就是禅语。《花气熏人帖》第一句也提到了“破禅”,可见禅宗思想已在黄庭坚心中根深蒂固,而参禅悟道也成为黄庭坚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诗的第二句,黄庭坚想到自己其实已经过了中年,却还会为花香而感动,不免发出了后两句的人生感叹。这后两句的感叹与黄庭坚柔软的内心相呼应,使人们不禁产生联想:黄庭坚的内心如此柔软到底因为谁?“八节滩头上水船”,这句感叹和他的老师苏轼很相似。相关文献曾记载有苏轼写诗给好友佛印和尚,言“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后被佛印嘲笑“一屁过江来”的典故。可能黄庭坚想到自己也是因朋友送花就“破禅”而感叹。但无论如何,其修禅的心性与悟性造就了他风流千古的诗书佳作。

第二,从《花气熏人帖》的笔法上看,该书法作品为黄庭坚晚期作品,较为成熟,已吸收怀素、张旭笔法之妙,并变张、怀之法,彰显出黄庭坚气宇轩昂的个性特征,似乎还散发着似有若无的氤氲花香,读他的书法作品,便能感受到“自有暗香来”。从其习张、怀草书而能够吸收二人精华,可看出黄庭坚是依靠自己的心性悟禅的。张、怀二人在作草书作品时,喜欢借醉酒而进入忘我的创作状态,从而使草书达到超凡脱俗的精妙状态。但黄庭坚创作草书作品并不借助饮酒,他创作草书全在于心悟,通过自己的禅定,让身边美妙的事物与自己的心灵合而为一,以理性使笔,收放自如,尽情挥洒。整篇作品自由舒放的笔意具有禅意,字的疏密节奏与禅宗哲学相关。尤其是诗的第二句的“中”字明显拉长,具有枯笔、飞白,观者从中不仅能够观照黄庭坚的内心世界,而且可以窥见禅宗的哲学思想与其书法的融合。而诗的最后两句,结字旖旎绮丽,犹如进入了绝妙境地。

黄庭坚《花气熏人帖》局部

黄庭坚在世时,其书法就已产生很大影响,不然驸马王铣也不会频频送花向黄庭坚催诗,更不会产生书法作品《花气熏人帖》。黄庭坚书法的影响深远,不仅得益于当时的宋徽宗对黄庭坚书法的欣赏,而且因为黄庭坚与禅宗高僧以及日本僧人交游,使禅宗思想渗入书法创作,形成晚期书法的绝妙境界。黄庭坚书法对后世书论和书法实践具有借鉴意义,而他的书法与禅宗思想的关系也是值得后人研究的。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