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家 >

唐山市市级非遗项目「唐山文化遗产」

时间:2023-01-22 15:10:06 来源:唐山文化旅游

大家好,唐山市市级非遗项目「唐山文化遗产」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唐山历史悠久

文化底蕴深厚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

今天文旅君来给大家介绍

市级非遗第三期!


吴家兰坨瓦盆制作技艺

(市级三批)

吴家兰坨瓦盆手工制作技艺是中国黑陶文化的一个分支,黑陶文化在中国大地上已有几千年的传承。吴家兰坨瓦盆手工制作技艺发祥地吴家兰坨村制作瓦盆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吴家兰坨瓦盆手工技艺每个作坊由六人组成,掌作师傅制作瓦盆的陶坯;供作师傅完善定型,晾晒;贴作师傅最后定型,烧制;大捞忙的踩泥,晾晒;压盔子的晾晒,上光,施釉;最累的活是蹬轮子,由学徒工来干,一般都是半大个孩子。其主要工具就是木轮子,其它工具一般都是师傅们根据自己用的是否顺手自制。

其原料是产自新寨镇撒马店村北地下上面挖去两米多的表土后,才是制瓦盆用的粘土,该土放在嘴里不牙碜。将土拉进作坊后充分晒干,捡净杂质,浸土,和泥,踩泥,先光脚踩四遍,堆放数日后,再穿鞋踩四遍。为保证泥的质量,防止穿鞋踩泥有布毛掉进泥里,必须穿新纳帮鞋再踩四遍制成泥方可能用,先用手揉成剂子,在上轮子做成泥坯子,由掌作完成。再由其他人员定期晾晒,烧制成成品。


刘乐火勺(棋子烧饼)制作技艺

(市级三批)

据《明蓟镇文化探秘》记载,“刘乐”棋子火勺发明于明代隆庆年间,最早出现在戚继光军队中,为戚家军军粮,后流传至民间,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创新,发展成为现在的形状和口味。

棋子火勺创始人刘玉昌是戚家军中一名“伙头兵”,在军中专门埋锅造饭,制作火勺。后在边关扎根,娶妻生子,将棋子火勺的做法带至民间。他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做了改进,将温水和面改为用油和面;将原来不分层或者分两层改为分多层;将不装馅改为装肉馅;将用明火烧改为烤炉烤……并把小的没有馅料的叫“火勺”,稍大的有馅料的叫“烧饼”。刘玉昌“棋子火勺”在当时蓟镇堪称一绝,慕名前来拜师学艺的很多,刘玉昌毫无保留地将技艺传给了他们,其学徒遍布在唐山、遵化一带,但做出的棋子火勺口味品质与刘玉昌老先生创立的“刘乐”棋子火勺无法相比。

“刘乐”棋子火勺在500年间传承了28代。其中第27代传人纪小红对刘乐棋子火勺制做方法进行了改进,采用电烤箱模拟传统烤炉温度与环境,在原有的肉馅基础上,增加水果、核桃、花生等馅料和风味,火勺用油、肉及所用花椒等调料,均自己生产或者亲自把关采购,做出的棋子火勺色泽金黄,外焦里嫩,层多酥脆,馅溢肉香。这样,既保持住了原有火勺独特酥、香的传统风味,其脆、爽的口感又适合现代年轻人口味,同时还适合批量生产。


永盛祥火勺(棋炒)制作技艺

(市级三批)

在戚继光的兵书《练兵实记》中,记录了他一生的军事思想以及各兵种抗御体系的细节。在第六卷,他对每座敌楼应配多少人员、多少火器弹药都做了详细的规划,对敌楼中储存多少食物也同样有详细的描述。在这里我们发现一种名叫“棋炒”的食品,这种“棋炒”就是当年驻守敌楼士兵每日的食品—火勺。它的特点是体积小、易储存、携带方便,这是戚将军为了解决当时人多地少、敌楼险峻、兵将分散而专门研制的食品。

三屯营镇宝湖村老杜家是三屯地区内唯一一个代代传承此技艺的家庭。制作火勺,原料看似简单,就是面粉、油、盐、花椒粉、芝麻和少许的水,但永盛祥选料精、做工细、口感好,皮和油酥交替包裹,一层皮一层酥,10层外衣,烧烤焦黄酥脆。吃火勺还不能一口一个地吃,要慢慢咬开、细细品味,那份浓香才能顺着舌尖慢慢浸入喉咙,让人经久回味。


丰南翟氏锔瓷

(市级三批)

锔瓷,顾名思义就是把不慎摔碎或有裂璺的瓷器找锔瓷艺人经过用金刚钻在瓷器裂璺两侧钻眼后用金属锔钉加固或恢复原状再继续使用的技艺。

锔瓷技艺是随着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而产生的,是服务于人们的行业。中国是陶瓷的故乡,有着几千年的历史,锔瓷技艺始于宋代,自宋以来不断发展繁荣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日用瓷器商品充裕,锔瓷走进了历史,但锔瓷精湛的技艺在丰南得以传承下来。

锔瓷不仅蕴藏着精湛的技艺,而且更蕴含着艺人独有的智慧。


刘氏铁画

(市级三批)

铁画又叫铁花,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工艺宝库中的一颗明珠。起源于唐代,它是以剪为笔以铁为墨而创造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以马口铁为材料经过剪、钻等方法制成轮廓清晰、黑白分明、风格素雅大方的铁画。唐山铁画借鉴中国水墨画的章法布局,融民间剪纸、木刻雕塑、金银首饰锻造等多种技艺于一炉,以铁为原料,依据画稿,经过煅打、剪裁、修钻、焊接、整形、退火、烘漆等工序制成花卉、人物、山水、草虫等各种画面,素雅静美而细腻。

铁画的制作十分繁琐,又十分精细。它的材料大都是一些毫无光泽的铁板,手工艺人以锤代笔,把铁板敲出大致的形状,再精雕细琢,一锤一锤地把铁板修整成形,再用剪刀剪出一些修饰物。最精细的工序要数焊接了,它的焊接不同于一般焊接,它是用纯银加上点铜粉,一点一点焊,不能有半点马虎。另外,打制成形的铁画还要喷漆。将要喷漆的铁画先是经过酸水清洗,去锈,再喷上黑漆。待漆干后再将其钉到白色的底板上,这样一幅铁画才制成。


迁西影人刻制

(市级三批)

皮影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影人一般是先将牛皮或驴皮、羊皮刮去毛血,加工成半透明状后再刻制上彩,其雕绘工艺讲究刀工精致,造型逼真。影人一般分头、身、四肢等几部分,均为侧影,头部附有盔帽,身部、四肢皆着服饰,涂油彩后用火砖烘烤压平即成。演出时将影人的头插于身部,身与四肢相接,同时在身部和两手安上三根竹扦,即可操作演出。除了人物造型外,还要刻制一些砌末道具、桌椅和景物造型,以便配合表演。


迁安皮影雕刻

(市级三批)

迁安皮影雕刻继承了传统的制作手法,造型精美,做工精细,是雕刻和绘画等艺术的完美结合,作品具有美观大方,形象夸张、刻工精湛、细腻,色彩明快、雅俗共赏等特征。

迁安皮影造型介于唐山皮影东西两路(有学者认为的东路昌滦乐,西路丰玉遵)之间。如正白脸造型,东路昌、乐地区皮影眼大嘴大,造型夸张;西路丰、玉地区皮影眼小嘴小,端庄雅致;迁安取大眼小嘴,极尽影人俊俏之能事,俏丽而不失典雅,端庄而灵动。如净角脸谱造型,东路以尖鼻子,粗眉毛为主,西路以圆鼻子,细眉毛为主,迁安制作在鼻子眉毛上刚柔并用,挺拔刚健,区别于各地;独创迁安皮影制作独特脸谱。东路影人构图简单古朴,西路影人花色通俗且刀口偏大,在迁安则影人构图饱满,立意雅致,花纹繁复,刀口精细,于方寸间展刀法之精妙。迁安皮影制作从古至今以品质赢得人心。

迁安皮影制作保持的传统手工作坊生产形式,有序的传承方式,清晰地传承谱系,在唐山皮影流传区域都是少见的。并且传承中在坚持自家传统风格前提下,大胆博采众长,运用传统的制作手法,雕刻以精细的小刀口见长,上色以红绿黑为主色,独创迁安皮影独特细路。


剪纸(兰氏剪纸)

(市级三批)

清末时候,冀东一带开始流传皮影、民间窗花,为了丰富农民业余生活美化农家环境,增添节日喜庆氛围,出于自身爱好,太平寨的人们开始剪纸。剪纸艺人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他们手中的剪纸带有浓郁的乡风民俗气息,一辈辈剪纸艺人,用一片刀片几片纸,用心雕刻花鸟虫鱼等等,美化生活,陶冶情操,用心刻画着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特别到近代,剪纸艺术得到了政府和主管文化部门的高度重视,涌现了兰清喜、兰清好等一批非常优秀的剪纸艺人,逐渐形成了具有兰氏风格的特色剪纸。

兰清喜,他的剪纸作品多从生活中取材,他刀下的人物、畜禽、花鸟、虫鱼都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既善写实,又能变形,在阴刻和阳刻的结合上,繁简有致,主次分明,逐渐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为国内剪纸界所瞩目。兰清好,他的剪纸取材于生活,形象生动,刀法细腻,深受专家好评。近年来,他们在各书刊发表和获奖的作品有《松鼠板栗》、《中日友好人物》、《秋声》、戏剧人物、窗花(花、鸟、虫、鱼)、等,经典作品《扬州八怪》、《清明上河图》、三国人物等深受大家喜爱。


冀东地秧歌

(市级三批)

冀东地秧歌历史悠久,流传广泛,具有独特的地方风格,是我国北方汉族四大秧歌之一,主要发源于原唐山境内的滦县、乐亭、昌黎、卢龙等滦河中下游地区流行的一种民间的舞蹈形式。多少年来,凡遇年节或喜庆日子,地秧歌队伍遍及城乡,群众自我娱乐,自我演出,自我表现,已成为冀东人民世代相沿的传统习俗。

冀东地秧歌在表演的同时还用唢呐、鼓、钹等鼓吹乐伴奏。伴奏曲牌非常丰富,常用曲牌有《满江红》《柳青娘》《大姑娘爱》《句句双》等。它的曲牌特点是结构短小,曲调简洁,节奏明快而富于变化,易于表现乐观、欢快、喜悦的节日气氛。

冀东地秧歌的道具大多为劳动工具和日常生活用品,如棒槌、烟袋、扇子、手帕等。这充分体现了冀东地秧歌来自于平民百姓,是群众自娱性较强的一种舞蹈艺术。


评剧

(市级三批)

评剧是我国戏曲百花园中一朵靓丽的奇葩。她根系唐山这片沃土,从梆子、皮影、大鼓、秧歌等异彩纷呈的民间艺术中汲取营养、萌芽和发展。

评剧是祖国北方的一个新兴剧种。她的母系依属是广泛流传于冀东地区的莲花落和具有“九腔十八调”之称的蹦蹦艺术。莲花落最早的演出形式为单口,后来发展为对口,以成兆才为中心的热爱莲花落的穷苦艺人,不断求新、锐意改革,把对口莲花落推进为“拆出”,从拆出发展成“唐山落子”,“奉天落子”在此基础上,他们虚心向京梆剧种学习吸收皮影、乐亭大鼓养分改进音乐、唱腔,提高表演身段。1909年成兆才先生的戏班被接到唐山永盛茶园演出,此时成兆才先生正好编写了新剧目:《花为媒》、《王少安赶船》等大戏,在茶园演出时,上述两出戏连台演出曾用名《父子巧姻缘》。该班在唐山永盛茶园演出大获成功,意味着一个新剧种—“平腔梆子戏”的诞生,并于1934年之后正式定名为评剧。


乐亭大鼓

(市级三批)

乐亭大鼓是我国北方民间鼓曲艺术的一大曲种,源于唐山市的滦县、乐亭、滦南等地的乡间,至今有二百年的历史。

乐亭大鼓是在老木板大鼓的基础上,吸收了冀东地区的民间小曲清平歌和悠悠调以及戏曲艺术声腔,同时将说唱鼓书的音乐和表演加以规范,以铁板代替木板击节伴奏,用冀东一代的乡音演唱,创造的具有冀东特色的鼓书艺术。

乐亭大鼓的唱腔音乐结构为板腔体,还吸收了评剧和皮影的唱腔。通过板式的快慢变化、旋律的高低移位,拖腔的伸延与紧缩、语音声调的装饰运用以及调式与调性的交替转换等艺术手段来发展基本曲调,从而派生出若干板式的唱腔。如:四大口、八大句、四平调、流水板、昆曲尾子、慢板、二六板、散板、大悲调、怯口、学舌等板式。

乐亭大鼓在冀东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多年来一直被誉为冀东文艺“三枝花”之一,唱词繁多,唱腔音乐旋律优美、韵味独特、表现力强,较强的地域性具有很高的艺术研究价值,是唐山优秀的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对研究唐山民间文学、民俗文化有着一定的历史价值。


冀东唢呐

(市级三批)

河北民间器乐在全国声望最高的当属“河北吹歌”,其中“冀中管乐”和“冀东唢呐”两大分支最为著名,且有特殊的代表性。冀东唢呐泛指冀东地区主要民间乐器及其曲目,既是河北民间管乐曲的代表,亦是中华民族音乐的奇葩。

单以冀东唢呐为例,传统分东西两路。东路以抚宁和乐亭为中心,以演奏慢四鼓曲子著称;西路以丰润、迁安、迁西、玉田、遵化等,以“二机子”吹“麻尖”最有特色。

冀东唢呐属吹鼓乐类,是以唢呐为主奏乐器,传统配以笙、鼓、小钹,特别适合各种户外演出。其曲目丰富多彩,分[秧歌曲]、[汉吹]、[牌子曲]三大类。秧歌曲多为扭秧歌、跑秧歌(又名跶子秧歌)、旱船、背杆等伴奏而得名。亦可作纯器乐曲演奏,在舞台、广场、节庆活动演出。汉吹、牌子曲则为纯器乐曲,多用于丧葬仪式,有的曲目亦适用于“红”事。


冀东唢呐(乐亭吹歌)

(市级三批)

乐亭吹歌源远流长,最早的吹歌来源于乐亭民歌,起步于乐亭民歌的伴奏,经过吹歌艺人不断改造创新,形成了吹歌的固定曲牌,到清朝中叶为其鼎盛阶段。后来,吹歌艺人门不断吸收其他姊妹艺术的音乐,使吹歌艺人的艺术视野更广阔,现在的吹歌大都源于戏剧的曲牌。

乐亭吹歌的特点是以大喇叭为主要乐器,声音宏大高亢。除了音色特殊外,还有一个特别的音符,就是这种喇叭的第二孔的倍音是借其下一邻孔吹奏的,还可以用筒音(八孔全按)超吹所得,这个音十分豪放粗犷,仿佛几个音拧在一起,因为它在老本调的“工”音位置,被称为“破头工”,民间艺人称之为“老趴儿”或“大尖儿”;其中“吹歌”和“咔戏”,使吹奏技巧得到了很大发展,如《乐亭皮影》、《乐亭大鼓》、《评剧》等,演奏者能对戏曲行腔和人物性格模拟得惟妙惟肖,演奏形式生动活泼,音乐格调清新刚健,音乐高亢明亮、优美动听,急则热烈奔放、缓则感人至深,极具地方色彩。


冀东唢呐(滦南唢呐吹咔)

(市级三批)

唢呐是流传于滦南民间,历史悠久的民间吹奏乐器,至今仍然被广泛使用于民间秧歌舞蹈伴奏、戏曲演唱伴奏和婚丧嫁娶的民俗活动中。唢呐吹咔,就是靠气息调整、声带振动,再结合唢呐器件不同使用方式,用唢呐吹奏模拟人声,比普通唢呐演奏具有相当大的难度。

滦南唢呐曲共分四大类:秧歌曲目、汉吹曲目、牌子曲目、唢呐吹咔曲目。


“麻山种玉”的传说

(市级三批)

河北省玉田县位于京、津、唐三角地区,历史悠久,地灵人杰。根据郦道元《水经注》记载,东周末期,周景王之孙阳翁伯为避战乱从洛阳迁至无终山(山在今玉田境内),带来了灿烂的中原文明。后来,阳翁伯的善行广为传诵,演绎为“阳伯雍种玉”的传说。传说梗概如下:

家在洛阳的阳伯雍,为避战乱来到麻山,开出一片荒地,种下从中原带来的玉米种子。山区缺水,又逢大旱,他千辛万苦从很远的地方挑来泉水浇地。但是,当他看到逃难的百姓口渴难耐时,就把浇地的水给他们喝,结果禾苗干枯了许多。一天,阳伯雍救活了一位又渴又饿的老人。那老人十分感动,给他一把石子,让他种在又高又平的好地上。于是阳伯雍把石子种在麻山上,结果生出一双双白玉,原来,那老人乃是麻山山神。阳伯雍祈祷山神,把白玉变成泉水,让山区不再缺水,结果真的应验了,生出白玉的地方涌出甘泉,阳伯雍凿开一条渠,把泉水引到山下。从这以后,逃难的人们路过这里再也舍不得离开,麻山脚下人家越来越多,开辟出一片又一片良田。这里的人们爱戴他,赞美他,把最美、最贤惠的姑娘嫁给他。天子知道件事后,封阳伯雍为大夫,阳伯雍死后,人们在种玉之田四角竖起高大的石柱,当中一顷名为“玉田”。这就是麻山种玉的由来。


来源 | 唐山地方特色资源库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