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家 >

在今天我们看到的唐代宫廷茶艺表演中「中国戏曲比西方话剧更加强调再现性」

时间:2023-02-01 17:01:59 来源:文史一家亲

大家好,在今天我们看到的唐代宫廷茶艺表演中「中国戏曲比西方话剧更加强调再现性」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说起琵琶我们每个人都能想到很多美好的东西,也能想到很多与它相关的文学艺术作品。从艺术种类上看,除了在无数电影作品中频繁出现的各类美人弹奏琵琶的镜头和被创编成歌曲并成为高中生必背唐诗的《琵琶行》外,我们在敦煌飞天壁画上也能看见那群飘逸的仙女们反弹琵琶的曼妙身影。

从历史留存的画作《韩熙载夜宴图》上我们也能看到琵琶的身影,人们的欢乐有了琵琶的衬托也充满了活气,整个宴会里的宾客都看着演奏的乐人们,乐师的的情绪带动这整个宴会的情绪并把它推向高潮。人们的欢乐有了音乐的衬托也显得更有就像没有发泄口的气球一样。

而从流传至今的历史故事上看,远嫁藩外的王昭君、乌孙公主的故事也让人千年后唏嘘不已,她们伴着凄婉的琵琶声和马儿骆驼的响铃声渐渐的远去,明艳的少女化成一行思乡的泪,用美丽换取数十年的和平。而有关琵琶的名曲即便是我们没学过音乐的也能随口说出《十面埋伏》、《春江花月夜》、《霸王卸甲》等。

这些数不尽的艺术瑰宝给了我们或虚实、或梦幻、或凄婉、或磅礴的形象。这些艺术的手段在千年后也能帮助我们理解另外一个时代的艺术特点、人物心绪,并逐渐形成一个稳定、有含义的意象。本文我们将介绍发展到巅峰时期的唐朝里的琵琶艺术,并分析琵琶在唐朝发展到巅峰的原因和逐渐演化的过程以及唐朝琵琶艺术对现今的影响。

一、胡地起源的琵琶在唐发展繁荣与唐朝各阶级对琵琶的偏爱离不开关系

琵琶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主要弹拨乐器,最早起源于西域地区,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本是胡人在骑马时所弹奏的乐器,但是由于由于胡人把各种管弦乐器的弹奏形式都叫鼓,所以胡人们把在马上弹奏琵琶称为"马上所鼓也"。

琵琶又叫"批把",因为推手的弹奏叫批,引手费弹奏叫把,所以又因此命名,直到才把"批把"谐音而成"琵琶"。琵和琶原本是弹奏形式中的两种弹奏手法,琵是右手向前弹,琶是右手向后挑,后来的人就根据它的这种演奏特点将这个乐器命名为了"琵琶"。

琵琶在唐朝时发展到了顶峰,唐代诗人岑参便有诗云:"凉州七里十万户,胡人半解弹琵琶。"从这首诗中我们不难看出琵琶在胡人群体中受欢迎的程度,但至于琵琶怎么在整个唐代社会繁盛起来的除了有胡人在这个时期大量定居中原外也与当时整个唐朝社会对不同文化的包容态度有关。

琵琶有四弦与五弦之分,唐朝亡后只在北宋初年还能见到。在唐朝还繁盛的时候,这两种类型的琵琶都很流行,而且不同类型的琵琶所适合弹奏的乐曲也不同。

五弦琵琶因为弦更多,更适合表激烈的感情、磅礴的气势,因此在弹奏琵琶曲中的"武曲"比较有优势。而四弦琵琶的优势表现在体现细腻情感上,因为少了一根弦,更能表达出音乐强弱,也更能体现"文曲"特点。因为琵琶音域广、表现力强也就催生了有关的琵琶艺术。

不管是在宫廷还是民间,唐朝的音乐里你总能瞧见琵琶的身影。自唐朝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开始,琵琶就被选入宫廷音乐的演奏中,到了唐朝最繁盛的唐玄宗时代,玄宗更是把一把玉琵琶更是被奉为国宝,可见其地位尊贵。

至于他最宠爱的杨贵妃也是精通琵琶,相传其门下有不少拜她为师的权贵,虽然有攀炎附势之态,但也看得出琵琶在当时的社会交往中的地位。另外教坊内的教学也深受帝王喜好影响,专门设置了学习琵琶的机构。《琵琶行》中名属教坊第一部的琵琶女也就是在这里学习的琵琶,因为弹的好还被五陵年少争缠头。

唐代的文人除了诗写的好受统治者青睐诸如李太白,琵琶弹的好也可以成为加分项。大诗人王维就是这么一个幸运的人,他在岐王的授意下,用琵琶弹奏了一曲《郁轮袍》一时惊艳四座而受当时极有权势的太平公主的青睐,从此走入仕途。

除了了在上层社会因统治者的喜爱而频繁出现的琵琶不仅在宫廷闻名,而且在唐朝民间也一度十分流行,成为了接地气的大众艺术。中唐后,唐国力有了衰退迹象,一些宫廷来的琵琶乐师也走向民间,大量的琵琶乐曲也随着他们一起从宫廷中流传出来并与民间艺术相结合,琵琶艺术逐渐摆脱了旧时的贵族气,向世俗化、民间化方向发展。

琵琶走进了私人宅邸,并组成了私人乐队,成为人们饮酒设宴时助兴的音乐乐器。这种形式也使得琵琶曲的艺术创作更加丰富。

另外在一些民间的封建祭祀或宗教活动中我们也能看到琵琶的身影,唐德宗时民间两大国手弹奏琵琶竞相祈雨也在史书上留下一段佳话。另外,再加上民间一些娱乐场所或者女子教育的影响,琵琶在唐朝民间的普及度也大大推动了琵琶艺术的发展。

二、琵琶的繁荣与流行得益于唐代开放的社会风气与对文化的包容态度等多种因素

琵琶在唐朝从宫廷流传到民间,并且发展出的曲目数量多,品种多,风格多。这既与琵琶本身种类多,音域广等自身的特点有关也和当时的社会文化有着大大的联系。

唐朝是一个多民族混合的朝代,而且很多国外开的人也可以在唐朝定居。其中的文化碰撞与交流也给了琵琶传入大唐的客观条件。礼乐制度在封建社会是一个比较受重视的制度,因此在随着朝代更迭和民族融合的过程中,音乐也会成为统治者所重视的东西。

再加上唐代的统治者对胡文化的喜爱,因此此时的音乐就呈现出一种"戎华兼备"的特点。于是本来流行在胡人群体的琵琶就被大唐给吸收交融了,并为大唐泱泱大国的盛世增添了大气与多元的文化色彩。另外,因为又大量优秀的乐师和名曲出现,这给琵琶艺术在传入大唐后逐渐成为"燕乐之首"打下了基础。

这些优秀的乐师不仅来自不同的国家而且还有很多属于琵琶世家,比如繁荣了400多年的曹家,从北魏时期在琵琶演奏艺术上的造诣就使得这个家族名手辈出,到了盛唐更是风光无限。这些大家名手的出现为琵琶艺术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也让琵琶艺术迅速成为了社会的风尚。

社会有利的条件推动了琵琶艺术的发展,然而唐朝本身包容的文化和坚实的经济基础才是更坚实的基础。唐朝社会稳定,是当时世界的超级大国,经济发展极度繁荣,这个一度成为世界中心的时代在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引来无数国家前来学习的过程中,也形成了更为开放、自由、多元的社会思想与艺术文化。

盛世局面给了统治者更开阔的眼界高度,从"华夏正统"到"天下一家"这是一种大胸襟、大气魄,多民族文化艺术的融合为琵琶艺术的创作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度。随着经济的繁荣,唐朝市坊的兴起,酒楼茶馆这类娱乐场所应市民需求的产生。而琵琶作为西域乐器自身所有的清脆明亮柔美的音色受到世人的普遍喜爱。

它能"马上所鼓",而且适合独奏、伴奏、合奏等多种形式,在多个场合都能适应,也就受这种娱乐场所的欢迎。

兼收并蓄、大胆创新、丰富多样的的社会文化使得琵琶艺术受到多重文化因素的改造与融合。据文献记载,唐代琵琶演奏家裴神符废"拨弹"为"指弹",这是琵琶艺术在演奏方式上受其它弹拨乐器的影响而被汉化的结果,同时这也是对琵琶技艺的一次革新提高和对手的一-次解放,在琵琶艺术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在琵琶曲的传播上,记谱法的改进使以乐谱为传播琵琶曲媒介的方式提供新的更简便的方法。唐代曹柔新创减字法,将原来的文字谱简化、缩写,成为减字谱。

比如文字谱用托、挑、剔、打、擘、抹、勾、摘等标示右手拨弦指法,在曹柔的简字谱里这些指法分别改为:七、L、民丁、尸、木、勺、商等,这是我国乐谱记录史上的一 大创造。用此减字谱记录乐曲较之文字谱方便得多,简单得多这大大促进了乐曲的传播发展。

三、结语

唐朝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时代,现在我国也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我们也会遇到不同文化交融的问题。从唐朝对琵琶艺术的包容态度和琵琶艺术在唐朝不断演变的历史来看,我们也看到了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交融的发展前景。

另外文化的多样性与独特性也要求我们在不断吸收各种文化的同时也要看到每个文化的特点,在文化的不断交融中将具有民族性的音乐带到世界,丰富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同时也让更多的人看到我们的民族特色!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