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欣赏 >

鉴赏百科:不写错别字有多难?

时间:2021-09-29 17:45:34 来源:

不写错别字有多难?

读帖赏字,忽然想到书法创作和展览赛事中的错别字问题,脑中浮现出几个镜头,大体是我亲身经历或亲耳听闻的一些陈迹故事,琐琐碎碎、浮光掠影,没有惊天动地或弹眼落睛的野史秘闻,且时代纪年、地域人物也已失落无考了。

镜头一:某次书法大赛到了终评阶段,评委诸公选出几件备选作品,要决出一等奖,但权衡再三,各人意见不同,难以定论。最后众人再把作品细读一遍,发现一件作品中有一个错别字,是“硬伤”,于是该作品就理所当然地被枪毙了。

镜头二:某书协领导在座谈会中说,书法家要多读书,加强文化修养,用字尤其要严谨,诸如“龙”字,有的作者写成左边为“帝”、右边为“尨”,这个字是“帝王龙”的意思,封建色彩浓烈,像这样的字在当代应该舍弃不用。

镜头三:某市书法大展,已经评出了获奖作品,最后评委严格把关,在一件得奖作品中找出了错别字,弃之可惜,取之尴尬,最后经讨论,由评委会出面,请该作者重新写了一件作品寄品寄来,仍保留其获奖资格。

镜头四:几位徒弟赛前冲刺,请老师点评作品。一位篆刻作者的边款中有一个“映”字,他刻成“暎”,众人一时狐疑,不知这字是否正确。查《新华字典》,没有找到。有人说好像在魏碑中见过,但也拿不准。最后为保险起见,老师建议该作者在边款上涂改成常见字形,以免“不测”。

镜头五:一名艺术青年与某位老艺术家侃侃而谈。青年说:“××的字不好,而且还写错别字。”老艺术家道:“看字不要说人家的错别字。人人都写错别字,一辈子不写错字的,一个没有。”

镜头六:画家请篆刻名家刻印,画家的名字中有一个“韵”字,按古字通假的原则,前人常刻作“均”,篆刻家依古例刻成寄去。画家回信说,改了名字,“弟不喜欢”。篆刻家只好重刻。

这些场景,让我感到了“错别字”问题的复杂。第一例似乎严格,但近于苛刻,一字之误,生死两途,是否妥当,值得商榷。第二例中,那位书协领导的话固然不无道理,但对广大作者来说,要达到那样的学术境界,难如登天,反而令人无所适从。第三例中,评委不乏人情味,但这样的人情操作,是否又有失去评选公正之嫌?第四例中,严谨的作者已如惊弓之鸟,对本来写对的字,也没有了信心。第五例中,老艺术家的话值得玩味。第六例明明是对的字,可人家偏不喜欢,作者除了无奈,大概也无话可说了。

我没有参与过任何大赛的评选,不知现在参选作品中的错别字问题严重到了什么程度。但偶尔考察古代的经典碑帖,发现错别字竟然有“悠久的历史”。这里晒晒几种经典碑帖中的错别字,与读者一起开开眼界。

《张迁碑》中的“爰既且于君,盖其繵縺”句(见图一),顾炎武的《金石文字记》考证说:“而又有云‘爰既且于君’,则‘暨’之误。”王念孙《汉隶拾遗》曰:“‘爰既且于君’,义不可通,明是‘爰暨于君’之误。《魏元丕碑》:‘爰暨于君’,即其明证矣。”这是说原文“既且”当为“暨”字,书碑者误将一字上下分离为两字,遂成“既且”。“暨”的意思是“至”,两位学者的考证,可说是铁证如山。

blob.png

《张猛龙碑》中“冬温夏清,晓夕承奉”句(见图二),

blob.png

“清”字是“凊”字之讹。此句出自《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凊”是动词,表示使其清凉。这句的意思是,冬天为父母温被使其暖和,夏天为父母扇席使其凉爽,形容事亲无微不至。“凊”字误作

“清”,是形近而误,今人容易出错,古人也难免。

《爨龙颜碑》中“旻天不吊,寝疾弥笃”句(见图三),

blob.png

“旻”字是“昊”字之误。“昊天不吊”是古代常用语,语出

《诗经·小雅·节南山》:“不吊昊天,不宜空我师。”“不吊昊天”表示苍天不怜悯保佑。错成“旻天”,就不通了。

《王居士砖塔铭》中“肝食一麻”句(见图四),“肝”字是“旰”的讹字。《说文解字》中:“旰,晚也。”“旰食”,指因繁忙勤苦而不能按时吃饭。写成“肝食”,足以令人喷饭。

blob.png

陆柬之的《文赋》中有多处“硬伤”。如“物昭哲而牙进”句(见图五)中,“牙”字应该是“互”字。《文选》中,此句即作“互”。

blob.png

“于是沉辞拂悦”句(见图六),“拂悦”在《文选》中作“怫悦”,“拂”为“怫”之讹。

blob.png

“务嘈噆而妖冶”句(见图七),“噆”是叮咬的意思,在这里应该是“囋”字。“嘈囋”古同“嘈杂”。这几处错误都是“硬伤”,并非版本的问题。这些问题至少说明,陆柬之抄这通《文赋》,态度好像有点儿不严谨。

blob.png

张旭的《古诗四帖》中“汉帝看桃核,齐侯问棘花”句(见图八),“棘”字为“棗”(枣)字之讹。此典出自《晏子春秋》卷八:“景公谓晏子曰:‘东海之中,有水而赤。其中有枣,华而不实。何也?’晏子对曰:‘昔者秦缪公乘龙舟而理天下。以黄布裹烝(蒸)枣,至东海而捐其布。破黄布,故水赤;烝(蒸)枣,故华而不实。’公曰:‘吾详(佯)问,子何为?’对曰:‘婴闻之,详(佯)问者亦详(佯)对之也。’”这个典故,在古籍中记载得很明确。虽说《埤雅》有“大者棗,小者棘”之说,但自古没有通用的道理,这明显是抄诗的人未加详查而导致的错误。

blob.png

李邕的《李秀碑》中“舆马蹀于郊垧”句(见图九),“垧”字古同“响”,在这里说不通,显然应该是“坰”的讹字。《说文解字》中:“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牧,牧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林外谓之坰。象远界也。”郊坰,泛指郊外。

blob.png

苏轼的《祭黄几道文》中“轼迁于南,秋榖五登”句(见图十),“榖”字应作“穀”(谷)。按《说文解字》:“榖,楮也。”又:“穀,续也。百穀之总名。”两字音同义不同,但古人失辨误用的不止此一例。究其原因,是因为“榖”字不常用,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有这个字,就常把“穀”偷懒少写一横,成了错字。

blob.png

以上所举的仅是原碑、原刻或墨迹中的错误,还不包括书写者的记忆性错误、史实性错误和翻刻摹本所造成的错误情况。中国书法史上这些经典名作尚且有如此多的错误,其他的碑帖就更可想而知了。然而,后人并不因为其中的个别错字而抹杀它们杰出的艺术价值。可见,不写错字不能作为评判书法艺术水准的一项硬指标。至于北魏时代大量的所谓“异体字”,其中到底有多少实际上就是错别字呢?这个问题恐怕永远也无法回答。再加上通假字、古今字、俗体字等情况复杂的用字,如果有作者采用了,而评委未必能了然于胸,那作品是否会有被失手误杀的危险?

以上所谈还仅限于隶书、楷书和行书体系,没有包括篆书和草书,而后两者的情况更为复杂。所以说,正确地用字是书法中看似最基本的问题,却也可以说是最难、最纠缠的问题,要做到永远不写错字、完全不写错字,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书协倡导广大书法爱好者多读书,不写错字,这应该举双手加以拥护。

但如果把这个问题上升到评判的标准之一,则要通情达理,慎之又慎。简单地说,就是倡导要严,执行要宽。

否则,那些满怀期望、呕心沥血的作者,轻易因为一两个错字而被“秒杀”,岂不“苦也”!那么,展览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错别字?我们书法人应该怎样对待错别字?恐怕不同的角度应该有不同的考虑,那就是:创作上一定要严于律己,评审上则要综合考量。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