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欣赏 >

冯骥才关于艺术家「可能会是大艺术家」

时间:2023-02-03 10:21:10 来源:人民文学出版社

大家好,冯骥才关于艺术家「可能会是大艺术家」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他们是天生的苦行僧,拿生命祭奠美的圣徒,一群常人眼中的疯子、傻子或上帝。但如果没有他们,人类的才智便沉没于平庸,生活化为一片枯索的沙漠,好比没有山,地球只是一个光秃秃的暗淡的球体。

——冯骥才

《艺术家们》封面

纯净和美贯穿了《艺术家们》

文 | 张钊

1

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艺术家们》。头天晚上打开来,读到夜里12点半,才发现好看,放不下。

第二天晚上接着读。放不下的是书,因此就放下了手机,把手机远远撇在另外一个房间,专心地读,又到了深夜,到12点40才睡。第二天是周六,一早醒来,接着读,8点不到,读完了,长舒一口气。

这本书仿佛撑开一方小小的天地,不受世俗干扰,让你静在这个小天地里,喜怒哀乐,都在里面。

就像看电影,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半小时的时间里,把你静在黑暗的电影院里,银幕成为唯一的光源,银幕上的世界,喜怒哀乐,声光影像,都变成你拥有的唯一的世界。你拥有它,它也拥有你。

如此顺畅而愉快地完成一次虚构之旅,是不是很久没有体验到这样的感觉了?

2

80年代根据冯骥才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神鞭》剧照

的确很久了,因为那个时代已经结束了。

那个时代结束于上世纪80年代末。

冯骥才曾经准备写五本书,写出自己五十年间的精神史。书名都想好了,分别是:

《无路可逃(1966-1976)》

《凌汛(1978-1979)》

《激流中(1979-1988)》

《搁浅(1989-1994)》

《漩涡(1995-2015)》

看这些书名,就可以产生丰富联想。除了第一本,其他全是三点水旁“氵”,全和水有关。我就想,第一本书也应该改出一个和水有关的书名。

五本书,写出冯骥才五十年间精神史

这些书陆续写出,陆续刊登,陆续出版。去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了精装套书。结果,五本却变成了四本:

“冯骥才记述文化五十年”《冰河:1966-1976无路可逃》

“冯骥才记述文化五十年”《凌汛:1976-1979朝内大街166号》

“冯骥才记述文化五十年”《激流中:1979-1988我与新时期文学》

“冯骥才记述文化五十年”《漩涡里:1990-2013我的文化遗产保护史》

其中,第一本《无路可逃》终于有了带“氵”的正式书名《冰河》,冰河解冻即为凌汛,衔接得自然而流畅;第四本《搁浅》消失了,相关年份的内容汇入到《漩涡里》一书中。

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精装套书

3

《激流中:1979-1988我与新时期文学》一书的最后一节,标题是:

“一个时代结束了!”

书中写到1989年农历除夕,冯骥才与妻子到北京中国现代艺术邀请展,冯骥才是剪彩嘉宾之一。

一个展览的开幕式定在农历除夕,这本身已经够奇怪了,而展览的内容更加骇异,冯骥才写道:“各种个性张扬、奇思妙想、前沿前卫、异想天开、寻奇作怪、离经叛道、故作高深等等的‘创作’不一而足。”开幕式期间还发生了艺术家开枪的行为艺术等各种混乱事件。

当年晚上的年夜饭,仍然沉浸在白天观展情绪里的冯骥才对妻子说:“我觉得一切都在变了。”

后来,冯骥才写了一篇文章《一个时代结束了》,他写道:

一切都变了,因为时代变了。

时代终结,作家依在。他们全要换乘另一班车。但是,下一个时代未必还是文学的时代。历史上属于文学的时代区区可数,大多岁月文学甘于寂寞。作家们将面临的,很可能是要在一个经济时代里从事文学。一个大汉扛着舢舨寻找河流,这是我对未来文学总的感觉。

从那时起,冯骥才未再推出重磅文学作品。

4

“一个时代结束了”的感慨一定给冯骥才刻下了极深刻的烙印。在《艺术家们》一书中,冯骥才几乎把现实中的那次美展忠实地复刻到了这部虚构的小说中。

同样是在除夕,同样是男主角楚云天与夫人隋意一起观展,同样在美展现场发生了不可控的混乱事件。只不过,现实中是开枪,而在小说里是跳楼。

在《艺术家们》中,冯骥才写道:

当一片狂潮铺天盖地席卷而来时,关键看你是否站得住,你是否像一块石头那样有足够的重量使自己稳如泰山,有够粗够长的根脉深深扎在自己的土地里,抓住古往今来文明的根基,否则你一准会被这洪流卷去,灭顶于其中,成为一个时代不幸的牺牲品。

……

如何使自己站得住,那就要“关门即深山”,沉下心来,真正地在艺术上参禅问道了。人的力量只有从自己身上去寻找。

5 《艺术家们》就展示出了这种艺术力量的纯净和美。

纯净和美,是我阅读《艺术家们》时的最强烈的感受。书中的艺术是纯净和美的,艺术家的追求也是纯净和美的;艺术家之间的友谊是纯净和美的,艺术家走过的道路也是纯净和美的。

冯骥才没有回避混沌和污浊的东西,但这些东西都被冯骥才用来与纯净和美做对比,更加烘托了全书的纯净和美。

虽然小说最后,主人翁楚云天经过时代变迁,走到垂暮之年,似乎走到了与污浊的时代潮流相悖、寂寞甚至落寞的小路上、歧途中,但他守护住了内心的纯净和美,并且我道不孤,他的夫人和家人陪伴着他,他的弟子也没有放弃他的道路。

因此,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纯净和美贯穿了《艺术家们》全书。

从小说内容的角度看是如此,从冯骥才的创作手法上看也是如此。不仅在中国,放眼全球,冯骥才都是作品被选入各种中文教材、教辅最多的当代作家。

之所以会有那么多中文教材选用冯骥才的文章,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冯骥才的文章中蕴含着中国文化、中国社会、中国人精神生活的纯净和美,可以潜移默化地正面向地影响莘莘学子。

《艺术家们》也鲜明地体现了这个特点。雅致的文字,流畅的叙事,充沛的情感充满了全书。即便是在批判或者讽刺,冯骥才也没有一个脏字、一句脏话。

冯骥才仿佛是用剔刀把这个世界里的污浊和肮脏一点点剔掉,给读者营造了一个完美的世界,或者说,把这个世界的完美呈现给读者。

这个世界是典雅的、舒缓的、能够陶冶人、提升人。更重要的是,这个世界能够自给自足,对物质生活的要求很低,相反精神生活又很富足,即使是在描写文革时期的篇幅中,冯骥才也为他笔下的艺术家们撑起一个纯净和美的角落,使他们陶醉于艺术,并且得到包括音乐、文学等各种养分的滋养。

10月29日,冯骥才偕《艺术家们》进入京东直播间。说到创作初衷,他说:“艺术家的工作本质就是在任何地方都要让美成为胜利者”,与之相对的是俗,是“庸俗社会观、财富观带来的”“俗”。

虽然“一个时代结束了”,但冯骥才仍然守护着那个时代的美和纯净。如果说,冯骥才进行的非遗保护,是在原址进行保护;那么,冯骥才守护的美和纯净,是与“新时期”的特殊时代性相连的,当特殊时代性消逝,冯骥才把这份美和纯净保存到了自己心灵深处。

6

放到冯骥才个人的创作史上,《艺术家们》应该具有特殊的地位,它是冯骥才重新拿起文学之笔的标志性作品。

冯骥才曾说自己有两枝笔,一枝笔用于绘画,一枝笔用于创作。《艺术家们》是他用创作的笔创作了一部关于绘画的笔的长篇小说。有点拗口,是不是?

冯骥才

在“一个时代结束了”之后,冯骥才没有再推出重磅作品,但他巨大的身影仍然屹立于文艺界的神龛之上。《俗世奇人》就创造了奇迹,在众多学校老师的推荐之下,发行量多达数千万册。虽然如此,冯骥才仍然置身于外,没有卷起裤脚趟入文坛。

直到2018年,冯骥才推出新的长篇小说《单筒望远镜》。这是一部不长的长篇,内容仍然围绕着冯骥才过去长期涉足的义和团、天津卫、租界。《单筒望远镜》像是个轻量级拳击选手,给外界一种错觉,仿佛冯骥才只是兴之所至,把过去积累的边角料素材整合了一下。毕竟,属于冯骥才的那个文学时代已经过去了。

冯骥才《单筒望远镜》封面

冯骥才签赠

然而,时隔不到两年,冯骥才又推出《艺术家们》。这次,人们相信,冯骥才 真的回来了。而且,三年两部长篇,创作力像青春一般喷薄而出。

今年,冯骥才已经78岁。

7

那个时代过去了,那个时代还能回来吗?

近年来,文化文学界涌起一股“重返80年代”的“热”。作为这一口号较早的提出者,纽约大学比较文学系、东亚研究系教授张旭东认为,80 年代包含了巨大的能量,又在人们巨大共识基础上达到了微妙的平衡,“80 年代青年思想文化生活总体面貌里具有一种集体性、社会性的紧张和严肃性”。而现在之所以要“重返80年代”,是因为社会上在改革的方向上缺乏一个“活生生的共识”。

无论我们能否“重返80年代”,冯骥才回来了。

大树书馆,是冰心给冯骥才书房题写的匾额。在中国文坛,冯骥才素有“大树”的美誉,最初是因为他的身高,此后则凸显出他的人格与精神力量的伟岸。

有意思的是,《单筒望远镜》中也有一棵大槐树,荫蔽着男主角大家族聚居的院落,实际上象征着对中华传统文明的荫蔽。在小说结尾,这棵大槐树倒了,中华文明也在列强的摧残下散了。

同样,《艺术家们》中也有象征着美和纯净的世界(时代)无情逝去后主人翁的坚守。

因此,我们也许可以认为,冯骥才回来了,那个时代也就回来了,因为那个时代在冯骥才心里,而冯骥才本人就是一棵遮风蔽雨的大树。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