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古玩 >

陶瓷收藏:故宫博物院瓷馆游记

时间:2022-05-24 12:45:19 来源:人民网

故宫博物院瓷馆游记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作和使用陶器的国家之一,素有“瓷国”的美誉。商代中期,我国已经烧造出原始瓷,到东汉时期,真正的瓷器诞生了,从此瓷器的种类、造型、色彩、技术在历代工匠的探索中不断发展丰富,成为世界工艺史上的一大奇迹。

故宫博物院拥有35万件陶瓷类藏品,绝大部分属于清宫旧藏,其中许多都是闻名于世的精品之作。这些瓷器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我国陶瓷生产八千年绵延不断的历史。特别是馆内所藏宋代五大名窑及明、清官窑瓷器,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在世界上均堪称首屈一指。现在就让我们步入故宫博物院的陶瓷馆展厅,去领略我国瓷器无与伦比的艺术之美。

这件展品是东晋时期德清窑烧造的黑釉鸡头壶。鸡头壶是一种造型极为特殊的“壶”,因壶肩部塑有鸡头而得名,是南北方早期瓷器的主要造型之一。鸡头壶最早出现在三国末年,流行于两晋至隋代,唐代以后,鸡头壶就逐渐消失了,这就是为什么鸡头壶弥足珍贵的原因。

早期的鸡头壶通常是在壶的肩部对称地贴饰鸡头和鸡尾,鸡头短小,无颈,且与壶体不通,只起到装饰作用。到了东晋时,鸡头壶较之以前的造型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壶体变大,其次鸡头由装饰物变为具有实用性的张口、引颈的壶流,而鸡尾则变为圆形长柄,更加方便使用。东晋晚期,壶的曲柄出现了龙首柄的样式。故宫博物院所藏的这件鸡头壶,就是典型的东晋时期鸡头壶造型,更为难得的是这件鸡头壶,通体施黑釉,釉层浑厚,釉面莹润无瑕,色黑如漆。这件黑釉鸡头壶为德清窑烧造,东晋黑釉瓷以德清窑烧造者为最佳。德清窑位于今浙江省德清县境内,是发现最早的烧造黑瓷的窑场之一,不过窑厂历史很短,始于东晋,衰于南朝,仅有一百多年的陶瓷生产历史。即便如此,德清窑因其烧造的瓷器釉面莹润,釉色纯正,特别是其烧造的黑瓷更是别具一格,成为颇具声誉的特殊瓷窑。

这是一件唐代长沙窑烧造的模印贴花褐斑注子,初见这件器物,很多参观者都惊叹于其古朴典雅的造型和藏而不露的气质。这件模印贴花褐斑注子为直口,阔颈,丰肩,腹壁斜直。注子通体施青釉,釉色青中略显灰黄。在其肩、腹处模印贴花椰枣纹,其上覆盖大块褐色釉,这种设计突出了这件注子大气古朴的艺术效果。

见到这件展品,参观者问得最多的问题是,从造型上看这明明是一个壶,为什么要称其为“注子”,经过讲解员的讲解,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注子为唐人对壶的称谓。

这件注子的珍贵之处不仅在于其造型独特,而且还在于其采用了模印贴花的陶瓷工艺传统装饰技法。这种技法大约出现于唐中后期,其做法是先用模具印出装饰物,趁坯体未干时把装饰物粘贴在坯体上,经施釉、涂彩后,再入窑经高温烧成,模印贴花装饰技法以长沙窑烧造的瓷器为上品。长沙窑是唐代瓷窑之一,窑址位于湖南省长沙市郊铜官镇瓦渣坪,该窑创烧于唐代,晚唐时极盛,五代后衰落。这件模印贴花褐斑注子的贴花纹,充分体现了长沙窑贴花艺术的特点,据说,此种瓷器为唐代长沙窑生产的外销西亚各国的产品。

看到这件展品,很多参观者都被它独特的造型所吸引。这是一件唐代的三彩凤首壶,此壶口呈凤头状,细颈,扁圆形腹,高足外撇,平底。壶通体施绿、褐、白等釉,底足无釉。壶体一侧置有曲柄,腹部形成两面开光体,采用塑贴装饰技法,一面为人物骑马射箭图,一面为飞翔的凤鸟图。这件壶的造型精巧,塑贴技法使画面具有浅浮雕效果,壶体人物图像鲜明突出,线条流畅,色彩鲜艳华丽,堪称三彩陶器里的佳品。

凤首壶是唐三彩陶器中常见的器形,在初唐时就开始流行,此壶的一大特点就是明显具有波斯萨珊式器物造型风格。波斯是我国唐代对伊朗的称呼,唐代中国对外贸易繁荣,随着各国贸易的交流,文化也开始融合。唐三彩造型上的创新手法——波斯萨珊式器物造型风格,就是巧妙地把外来文化与传统民族艺术结合起来的装饰手法。

很多参观者还询问,这件唐三彩凤首壶为什么要“开光”?在讲解员的讲解之下,大家才知道,这里的“开光”是我国传统装饰技法之一,就是为使器物上的装饰变化多样或突出某一形象,在器物的某一部位勾勒出某一形状,如扇形、蕉叶形、菱形、心形、桃形、圆形等的空间,其内饰以图纹的手法。

在展厅中,讲解员特别为参观者介绍了明代永乐年间的青花压手杯,堪称陶瓷馆的镇馆之宝。展厅中展出了两件明永乐年间的青花压手杯,一件为青花缠枝莲纹花心压手杯,一件为青花狮球心压手杯。青花缠枝莲纹花心压手杯杯体如小碗,口微撇,折腰,丰底,圈足,内外均绘青花纹饰,杯心有葵花一朵,花心署青花篆体“永乐年制”四字款。青花狮球心压手杯样式和花纹与花心压手杯基本雷同,不同之处在于杯心单圈内饰双狮戏球纹,球内署青花篆体“永乐年制”四字款。

压手杯是明代永乐时期景德镇御窑厂创制的新型瓷杯。压手杯的特点是撇口深腹,大小适中,口沿处胎体较薄,顺口沿而下胎骨渐厚,重心落于杯的下部。因此杯的口沿微微外撇,手握杯时,正压合于手的虎口处,给人以沉重压手之感,故名“压手杯”。

明永乐时期的青花瓷器中,青花压手杯是迄今为止所见传世和出土的明代永乐官窑青花瓷器中唯一署有年款,而且能与明代的文献记载相互印证的器物,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堪称是明代永乐时期独有的名贵器物。明末谷泰在其撰写的《博物要览》中记载:“若我永乐年造压手杯,坦口,折腰,砂足滑底,中心画有双狮滚球,球内‘大明永乐年制’六字或四字,细若粒米,此为上品。鸳鸯心者次之,花心者又其次也。杯外青花深翠,式样精妙,传世可久,价亦甚高。”据讲解员介绍,在故宫博物院的藏品中,有双狮绣球内书年款和花心内书年款的永乐青花压手杯,另有杯心为鸳鸯卧莲图案者,系明万历时期仿制。此种品质精良且带有永乐年款的压手杯,故宫博物院仅收藏有4件。

这是一件宋代定窑烧造的白釉孩儿枕。只见此枕如小孩伏卧于榻上的样子,小孩两臂环抱垫起头部,使背部形成优美的曲线。定窑的技师匠心独运,以小孩的后背作为枕面,他们将瓷枕塑造成了一个天真、可爱的男孩形象。整件作品线条柔美流畅,细部的制作生动传神。

据讲解员介绍,古人喜欢使用玉枕、瓷枕,因为玉、瓷都可以爽身怡神,甚至有“明目益睛,至老可读细书”的作用。在宋代,瓷枕十分盛行,南北方瓷窑普遍烧造,种类繁多而且造型极为丰富,有长方形、八方形、银锭形、如意形、虎形、狮形、孩儿形等。定窑是宋代北方的名瓷窑,始烧于晚唐、五代,盛烧于北宋,金、元时期逐渐衰落。北宋定窑以烧造白釉瓷器为主,这件宋代定窑烧造的白釉孩儿枕是定窑烧造的白釉瓷器的精品之作。

看到这件展品,您想到了什么?很多参观者纷纷询问讲解员,故宫陶器馆怎么还展出海螺呀?在讲解员的讲解之下,大家才恍然大悟,这件展品不是海螺,而是一件模仿天然海螺的像生瓷。这件像生瓷器海螺内壁光滑,外壁粉彩装饰,达到了形肖逼真的程度,难怪很多参观者会认错。

像生瓷是瓷器品种之一,景德镇御器厂工匠利用瓷土,仿照自然世界中的胡桃、莲子、枣、栗子、花生、菱角、石榴、螃蟹、海螺等各种动植物形象烧制的瓷器,因为釉色和形状都达到了逼真的程度,故有像生瓷之称。吴自牧在《梦粱录·四司六局筵会假赁》中记载:“果子局,掌装簇饤盘看果、时新水果……像生花果。”从他的记述中我们可知,“像生”一词在宋代特指仿制的供陈设观赏的盘装花果。明代江苏宜兴窑以各色紫砂泥制作出紫砂陶像生器,在当时颇具声望,开像生陶瓷制作之先河,但是像生瓷器到了清乾隆时期才达到最高水平。因为清乾隆时期,景德镇陶工对釉、彩配方及烧窑技术的掌握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能够随心所欲地仿烧各种物品。像生瓷的标新立异,是清乾隆时期瓷器造型成功的显著标志之一,又因像生瓷是专门为宫廷制作的高级陈设和观赏品,因此就更显珍贵。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