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书画 >

分析探春的敏「为什么敏探春是敏」

时间:2022-12-25 13:49:04 来源:小青锐评

大家好,分析探春的敏「为什么敏探春是敏」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作者:娴清(个人微信公众号:小青闲话,篇篇原创)

在《红楼梦》的《敏探春兴利除宿弊,时宝钗小惠全大体》一回中,作者一字定评探春的性格特点是“敏”,探春聪敏过人,能敏锐地发现事态发展的趋势,理智清醒。她把握先机,积极行动,颇有大局观念。

管理大观园一事,充分表现了她的才能,宏观规划,制定了“开源节流”的总方针,恩威并施,精密布署,分工合作。她的眼光独到,不因循守旧,充分发掘现有资源优势,自营谋利,不像凤姐那般借助外援,这是探春独立自强的思想的体现。

宝钗是从传统的朱子学说《戒子书》里找到一草一木皆可得利的理论渊源,为大观园改革建立理论基础。探春比宝钗更有魄力,她杜撰《姬子》之书,自创理论,敏达务实为上,不墨守成规。

探春的管理才能卓越,眼光长远,正如蔡义江先生所论,她说莺儿之娘与叶妈儿虽交好,可一旦共同管理蘅芜苑和怡红院的花草,怕会见利忘义。

王熙凤抄捡大观园的时候,她说了一句非常骇人的话,“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须得先自杀自灭起来。”她一针见血地说出贾府的未来。

贾母带刘姥姥游大观园,到了探春的秋爽斋,见房宇阔朗,不曾隔断屋子,摆设着名人法贴并数十方宝砚,笔海内笔如林,那汝窑瓶子中插着水晶球白菊花,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的《烟雨图》,左右挂着一副颜鲁公的对联:“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

探春的气魄之恢宏,境界之高远,可见一般。她既讲求法度的颜体,又喜米襄阳《烟雨图》的脱尘之气,对联颇有世外之意,这原非颜真卿原笔,是作者杜撰,正烘托探春既有情感的蕴籍流露,又有法度的辨证归一,讲究美的秩序。

她的诗才与迎、惜二位姑娘相比,胜了一筹,颇有气魄.探春是聪敏之人,颇有自知之明,在诗才上,她从不与薛、林两位争锋,芦雪庵联句时,她看众姐妹抢句相联,就知没她接句的时候,早早将大家联的句子都写了出来。

探春敏于物,但不能达于情,对人情事故的了解,仍不如“山中高士 ”的宝钗。这是探春的“钝”的一面。探春求宝玉买些小玩艺的审美标准是要:“朴而不俗,真而不伪。”批书人评:“这是品书,还是品人呢?”这正是探春有质朴真诚的可贵之处。

探春作为领导人物,她勇于任事,敢于负责,迎难而上,哪怕下人出问题,她也不推诿,得人忠心爱戴。相较之下,宝钗则事事留有余地,有退身之路,她与众婆子说了自己是受人委托之下,不好推辞,方来任事,接着她摆道理,讲人情,站在众婆子的角度说话,点到为止。宝钗敏锐之处不下探春,但她更懂得收买人心,藏敛锋芒。

吴新登家的故意难为探春,探春一眼就看出来,马上索要往年账本,这是她的机敏的表现,但是,她不如宝钗对人性的了解透彻。宝钗早知大观园一事必将惹起丫鬟和婆子之前的纷争,也说了出来,可未能引起探春的警觉,方出了不少乱子。

探春的秋爽斋管理也是有问题的,艾官告诉探春是夏婆子挑唆赵姨娘和芳官打架,这事很快就由探春的丫鬟翠墨传给了夏婆子的外孙女蝉祖儿,蝉祖儿就告诉了夏婆子。秋爽斋亦有多事多嘴之人,探春明令清查之时,还有人传递消息,表明探春管治之法并不全面。

宝钗有着极强的危机意识,知道利益法则如何运作,她出身皇商之家,在经验上要比探春多得多。探春有魄力,精明能干,但过于理想主义,她在人事管理上,财务控制上皆有不周全之处。

另一方面,正因探春阅历不足,经验尚浅,有才拙智钝之时,方有初生牛犊不怕虎之势,打破天罗地网,给大观园带来了一丝新的气息。

探春还有气度修为上的“钝”,这来自于她对自身处境的清醒认识。要改变众人的认知,就要凡事行得端,立得正,依靠周边的力量维护她的形象,建立威信。

探春虽然因出身而敏感自卑,但她不像黛玉那般将真性情表露在外,时时用锋利的言语来维护尊严,对贾府的阴暗面加以抨击。探春受到礼教正庶观念的压迫,但她并不抗争,却更加维护等级观念的存在。探春为宝玉做鞋被赵姨娘说三道四,宝玉觉得无所谓,她立时驳了宝玉的话。凤姐、李纨让她为舅舅出多填补些,她也一一拒绝。

探春明白不可事事争强,只要关键时候出击就可奏功。作为庶出的女孩,她时时自检其行为,不落别人口舌,轻易不会出手。

在元春省亲之时,探春并不多表现自己,只让薛、林争锋,她的诗作亦是敛才之作。为得到王夫人的信任,她关键时候挺身而出,维护王夫人的体面。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时,贾母高兴,领着刘姥姥各处游赏,来到秋爽斋,探春待贾母很恭敬,亲自倒茶奉上。

探春助人是有选择性的,这是她的聪敏。她看姐妹们都有碧玉佩,只邢岫烟没有,她就赠送了一个给邢岫烟。可宝钗也是没有的,探春与宝钗的相处,已明白宝钗其人的精细沉着,薛家也不缺这个,她不喜装扮必有原因,因而并不多语。

大观园诸女起诗社,探春自命当社长,她组织诗社,不以物质丰盛来邀誉,只备下点心,果品之类,成“东山之雅会”。真的是以文学品谈来结众姐妹之心,深化情谊为主旨。也许在宝钗眼中,第一次组织诗社本可组织照应得更全面。 “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这是探春对人情打点之“钝”,正显示出其风格之高雅。

探春志向高洁,才干卓越,她的结局又是如何呢?

在《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死金丹独艳理亲丧》一节中,探春得的是“瑶池仙品”,是一枝杏花,得此签者必得贵婿,众人笑说:“我们家已出了一个王妃,难道你也是王妃吗?”元春是皇妃,哪里还有王妃呢?

探春远嫁和番是非常悲情的,因为清朝为了维护自身统治地位,时时只利用各族力量,为让各方势力自杀自灭,不遗余力。探春走后,再也不能回来,只能成为政治的牺牲品。

贾母令探春见南安太妃时未必就存了让她远嫁的心思,因为当时同见南安太妃的还有薛宝琴这样已经许了人家的姑娘,可见贾母只是喜欢探春才让她参与会见南安太妃的。后来鸳鸯也提过贾母喜欢探春多些,就有人在背地里说三道四。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探春的大观园改革失败,贾母自己出面处罚聚赌的人,也驳了探春的话,认为她还是在管理上不够有经验,从而当南安太妃提出要求,贾母经过全盘考虑,还是决定让探春远嫁。

从贾府论,探春虽是庶出,但为人有主张,其大观园革新半途而废,落了不少褒贬,中止了她在荣国府的前途。令探春远嫁,可给王夫人脸面,让她放心。从朝廷论,探春的远嫁,也暂时缓解了皇帝对贾府的倒行逆施的不满。只是从长远来看,王夫人和凤姐再无人相助,荣国府人才凋零,无力回天。

探春早已看清贾府末路,她本就想远离这是非之地,去另立一番事业。可是,从她的判词来看,她未没有像史湘云那般觅得心上人,贾府纵然不好,可她的远嫁是“一帆风雨路三千”的心路坎坷,仍然 “千里东风一梦遥”思念家园。但相比其他红楼女儿来说,也算是不错的结局。

在春已谢,絮已落的时节,宝玉续探春的《南柯子》词又说:“莺愁蝶倦晚芳时,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这是宝玉的一番痴念,盼着明春再见探春,也有红学家认为是隐喻宝玉不归,无法再与黛玉相见。

探春排行为三姑娘,也是第三春,三春景已过,只留下挽惜春华的惜春,已经走到了尽头,尘世情缠,复归大荒。风流云散,从此明月梅花一梦,成了一场空。

作者:娴清(个人微信公众号:小青闲话,篇篇原创)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