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家 >

玛丽拉阿布拉莫维奇行为艺术「阿布拉莫维奇 行为艺术家」

时间:2023-01-12 15:17:10 来源:大洋3

大家好,玛丽拉阿布拉莫维奇行为艺术「阿布拉莫维奇 行为艺术家」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现年67岁的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被业界奉为“行为艺术之母”。她长期四海为家,居无定所,是标准的“世界公民”。她的行为艺术风格大胆而粗犷,她善于用痛苦和极限的表演来警醒世人。她与艺术家乌雷如同行为艺术一般的旷世爱情,令世人唏嘘不已。她说:“欢乐并不能教会我们什么,但痛楚、苦难和障碍却能转化我们,使我们变得更好、更强大。”

等待22年的凝视

2010年5月31日下午5时,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长发红裙的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从一把木椅上缓缓起身,宣告又一部划时代行为艺术作品的完成。从2010年3月14日开始,她已经在这把木椅上坐了两个半月,共计736小时零30分钟,接受了1500多个陌生人的对视挑战,创造了MOMA建馆70多年来最为轰动的艺术盛事。这是64岁的“行为艺术之母”阿布拉莫维奇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个人回顾展“艺术即为当下”的重头戏。阿布拉莫维奇在博物馆中庭放置了一张木桌和两把木椅,从博物馆开门起,每天7个小时,每周6天,必定出现在其中一把木椅上,一袭遮住脚面的长裙,一头自由垂落的黑色长发,与对面椅子上的参观者相看无言。在漫长的736个小时中,她接受了1500多名观众的对视挑战。跟她对视的人,有男人、女人、年轻人、老人,有人哭,有人笑,有人坐立不安,有人静若处子,有人只能坚持几分钟,有人则能坚持一整天,而她始终岿然不动。大牌明星比约克、莎朗·斯通、Lady Gaga等都慕名而来,排队申请成为阿布拉莫维奇的对视者,有50多万人前往观看了她的这场对角戏。有人同时建了一个名为“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令我落泪”的网站,现场直播这场行为表演,每日点击量80万次。《纽约时报》称“与阿布拉莫维奇对视”成为纽约这个春天最时髦的事情之一。

如常的一天,她身着一身拖地红裙,闭上眼睛等待下一名“对视者”的到来。一位头发胡子花白,看上去颇有艺术气质的男士,在众人的注视下径直走向她。她睁开眼睛,看到分手22年未见的情人,同为行为艺术家的乌雷,不禁潸然泪下,那一刻,世界静止下来,他们伸出双手,十指相扣,达成和解。

这并不是提前准备好的噱头,乌雷和其他观众一样,只是700多个小时表演里的一部分。然而这短暂的凝视,却因它显露出的真实性,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一直以来,行为艺术几乎都是边缘的存在,而玛丽娜却通过自身的努力,神奇地让行为艺术融入大众,被世人理解和接受。

压抑的童年

玛丽娜有着政治色彩浓厚的童年。她出生于前南斯拉夫的首都贝尔格莱德,父母共同参加过二战。在小玛丽娜的印象中,父亲常年离家,母亲则在家中实施颇为严苛的军事化管理。这让她感到压抑,惟一让她高兴的是,母亲为了让她保持“高雅”的品味,经常会带着她去拜访艺术家工作室,也会带她去古典音乐厅、歌剧院。这为她日后对艺术产生兴趣打下了基础。

她的个人世界在童年时代不断扩充、发展,为了逃避母亲的管制,她常常躲在房间里阅读陀思妥耶夫斯基、卡夫卡、纪德等人的作品,而定期去大学听匈牙利探险家蒂博尔•赛凯伊的演讲,则为她开启了未来想要探索世界的欲望。

1965年,玛丽娜进入贝尔格莱德美术学院学习绘画。她和同学组成“六人小组”,进行先锋的艺术实践。在校期间,玛丽娜和小组的一名成员坠入爱河,并在毕业后结为夫妻。成为人妻的玛丽娜并没有放弃事业,她一边参加画展,一边做声音装置,她的创作风格随着实践逐渐转变,一系列富有戏剧性和故事性的行为艺术表演,成为她后来的创作方向。

情人 • 长城

29岁生日那天,玛丽娜受阿姆斯特丹“苹果画廊”的邀请,为荷兰电视台做一个行为艺术的节目。就在她抵达阿姆斯特丹机场的那天,见到了画廊委派给她的助理,后来成为灵魂伴侣的艺术家——乌雷。

乌雷留着一头长发,他的遭遇比玛丽娜还要悲惨和孤独,父亲死于战争,母亲也因为战争疯掉。这导致了他长期孤僻沉默的性格,然而这种忧郁孤独的气质,却深深吸引着玛丽娜。他们在合作和相处中互生爱意,不久,玛丽娜回到贝尔格莱德与丈夫离婚,开始了和乌雷共同合作行为艺术的生活。

玛丽娜和乌雷都有着惊世骇俗的才华,他们的相恋和行为艺术紧密联系在一起,两人常常通过艺术表演,探讨男女之间的爱情关系。然而天生不安定的内心,让他们渐渐厌倦在城市的艺术馆进行表演。他们决定搬出公寓,买下敞篷车,开始艺术家式的流浪生活。

他们在敞篷车中为两人立下行为艺术的“宣言”:

没有固定的居住地点。永远在运转。

直接联系。本地关系。自我选择。

超越极限。挑战风险。

这两个生性自由的人开着雪铁龙篷车,频繁往返于荷兰、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各国,乐不此疲地进行着艺术表演,他们在篷车里过着苦行僧式的生活,常年的居所只是一张1.5米的床垫。为了维持生活,他们要在早上5点帮农家放牧,以换取必要的食物,而玛丽娜会在旅途中为自己和乌雷织毛衣。1980年,两人干脆卖掉车子,前往澳大利亚和土著部落生活在一起,在自然的启发下,探索更多的灵感。

在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中,玛丽娜长期的紧张感得到了释。一天晚上,她和乌雷被一些声音吵醒,他们发现自己被几百只小袋鼠包围。玛丽娜回忆,“看着它们,你会觉得像是在天堂里。”

这种“天堂般的生活”让乌雷产生了一个特别的念头:“去中国走长城。”在他们看来,长城作为在月亮上也能看到的标志,具有巨大的能量。然而,这个美好的愿望没有立刻得到实施。期间他们的感情也遭到了重重打击。欺骗和背叛令他们的感情岌岌可危。周折了几年之后他们才得以启程前往中国,开始“情人•长城”的行为艺术。

1988年的3月30日,早晨10点47分,玛丽娜登上长城的山海关,自东向西出发。乌雷则登上位于甘肃省境内的嘉峪关,向东行走。然而,在长达90多天的长途跋涉后,孤独感严重侵蚀了两人的精神世界。玛丽娜感到巨大的迷茫和困惑,乌雷则因为长途跋涉耗尽了心力。这种相向的徒步行走,施行者又是一对情侣,难免让人产生过度升华的,关于爱情的联想。但只有他们自己清楚,这次相遇的仪式,将不是他们爱情的高潮,而是结束。他们在陕西省神木县二郎山会和,这里布满了道教、佛教、儒家三座庙宇,在神秘庙宇的背景下,他们宣告了分手,原因是“艺术观念和生活上的分歧”。玛丽娜哭着最后一次拥抱了乌雷,她从未想过,两人看似不可分割的关系,会有一天走到尽头。

阿布拉莫维奇曾说过:“艺术家不应该爱上另一个艺术家。”她爱了,这段维持12年的爱情刻骨铭心。1975年,阿布拉莫维奇在荷兰阿姆斯特丹遇到了她的灵魂伴侣——来自西德的行为艺术家乌雷,两人同月同日生。这段爱情成就了两人行为艺术的高峰,他们开始共同合作实施一系列与性别意义和时空观念有关的双人表演的作品。他们打扮成双胞胎,自称是“联体生物”,对彼此有着全然的信任。70年代末他们共同创作的“关系系列”和“空间系列”都是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影响的行为艺术作品。

比如1977年的《无量之物》,玛丽娜和乌雷两个人裸体站在意大利波洛尼亚一家画廊的入口处,观众只能通过他们之间的狭小空间进入博物馆里。在生活中,人类不仅会受到来自于自然界的各种灾害,同时,也会受到来自于人类本身的阻碍。就如同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会因为他人的介入而产生隔阂,使他们一时间无法联系和沟通。

《潜能》是玛丽娜和乌雷在1980年横贯欧洲的作品。两个人面对面站立着并专心地注视着对方,手里还同时拉着一个紧绷的弓,在乌莱的手里紧拉着一支带毒的箭,正对着玛丽娜的心脏。由于弓箭的张力使他们的身体律向后倾斜,他们稍不留神,那支毒箭就会离弦射出,同时,通过扩音器听到的是他们心脏急剧加速的跳动声。整个作品持续四分十秒。

阿布拉莫维奇与乌雷12年的合作与爱情,被称为旷世奇恋,也是一场与艺术缠绵不休的爱情。或者,正是因为艺术家锋芒毕露的才华,让他们彼此刺伤了对方。要避免爱上别的艺术家!可是,除了爱上更加才华横溢的艺术家,艺术家的爱情又到何处去寻觅?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