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欧洲电影独特美学风格「西方窗户」

时间:2023-06-30 15:45:30 来源:搜狐

星期五言:在展开叙述前首先我们要区分一个概念——欧洲电影和欧式电影的不同。前者限于欧洲国家(或导演)拍的电影,但不限于艺术片、类型片、商业片……后者不限于欧洲国家,很多其他洲导演的电影也可被称为欧式的(至少可以说它是适合欧洲人口味的),比如伍迪·艾伦、罗伯特·奥特曼、库布里克的电影……

另外我们在谈及欧洲电影风格的时候,通常是相对与美国好莱坞商业片体系而言的!而就电影本身而言,我们很难概念欧洲电影的风格(我们这里特指艺术电影),他们的创作是完全开放和变化的,是完全取决于创作者个性与创作内容的。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无论从戏剧角度、艺术角度还是实验角度,说欧洲电影引领着电影史的发展和进步(甚至是拍摄理念)是绝对无可厚非的!

因此,打开欧洲电影之旅是打开我们欣赏电影艺术的必要窗户。以下这篇关于欧洲电影风格的浅析与概览希望能为大家打开这扇窗。由于作者的分类并不是官方分类,只做参考、交流和引荐之用。

一、欧洲电影作为一个整体所体现出的风格

我们前文提到欧洲电影风格概念通常是相对与美国好莱坞电影而被提出来的,而这种划分如果范围再被拉大一点,有些人会这样分:欧洲电影、美洲电影、亚洲电影……

这种划分抛去地域概念不说,从电影风格角度来讲是有一定道理的,试想:我们在一提到好莱坞时,为什么总会和某种技术所(比如说《双子杀手》的120帧)、和某个电影明星(比如《教父》里的马龙·白兰度)、乃至某个电影里的英雄(比如说《变形金刚》里的大黄蜂)挂钩?这体现出了美洲电影所具有的一种整体风格乃至价值观倾向。

▲《教父》海报,1972

(没人能否认马龙白兰度作为明星对这部电影所起的作用)

而我们一提到亚洲电影又能想到什么——中国电影的“武侠情节”?日本电影的“家长里短”?还是宝莱坞的“歌舞”……而这些东西又会被作为一种异域风格打包成一个整体,用来来辨识。

▲《茶之味》海报,2004

(看到这种海报,你很难不把他和日本电影联系起来)

欧洲电影风格自然也具备一些整体可以识别区分的东西。但这个东西具体到专业的电影拍摄手法和剧情分析上,又往往很难被大众接受和识别,于是,聪明的媒体、影评家和观影者们发明出了“文艺电影”这个词汇。

说实话,我从没有听哪个“专业人士”把“文艺电影”的概念从理论和电影角度解释清楚的,但大家着实可以把某些找不到故事情节的、不知所以然的、没有明星但又显得很有深度、拿了某某大奖的电影用“文艺片”的概念划分出来!甚至这种“文艺”的概念反过来影响着某些电影制作者的拍片初衷以及宣传方案。

没错,这就是欧洲电影对大众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的整体风格——看不懂、说不清,但就是“文艺”!

说实话,这种“文艺片”的概念使用只够我们跟“欧洲电影”划清界限而用,如果我们再继续问下去:它到底文艺在哪?那就需要我们一部一部地烧脑了,没有捷径!

二、欧洲电影风格按照时代的划分

学电影的人大概都知道电影史上的几个重要时代,如:法国新浪潮、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好莱坞经典黑色电影时期等等。巧合的是,这些电影时代(或者电影运动)多半都是欧洲发起的或跟欧洲有直接关系。

▲《精疲力尽》海报,1960

(法国新浪潮代表作品,导演为让-吕克·戈达尔)

但要注意一点,这种划分仅限于电影历史和地域的角度,若从风格和题材的概念来看,那就不是那么科学了,举例来说——

当谈及法国新浪潮电影的两个重要导演戈达尔和特吕弗时,的确,他们的电影代表了同一个时代,甚至他俩的工作背景也相同。但从电影的内容和风格来说,两人就截然不同了——

一个晦涩的让人找不到北,不叙事不煽情,除了主观情绪就是拍摄上的试验手法(戈达尔)。另一个则是扎根于生活与现实,用理性温和的手法达到电影批判的效果(特吕弗)。

▲《四百击》海报,1959

(本片同为新浪潮时期的代表作品,但风格与《精疲力尽》截然不同了)

另外,一个电影时代的结束,往往带动了另一个电影时代的到来,这其中的承前启后的关系非常复杂。比如说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后期的那些导演(包括安东尼奥尼和费里尼)所受的新浪潮的影响,比如说台湾新浪潮导演受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影响,再比如新黑色电影受经典黑色电影的影响等等。(关于“黑色电影”与欧洲的渊源,请参考本人另一篇文章:谈谈“黑色电影”的前世今生)

因此,我们在按照时代(或年代)划分欧洲电影风格的时候,一定要有历史观和重要电影运动节点的概念,举例来说,如果我们拎出一部费里尼六零年的《甜蜜的生活》来的时候,我们要向前看他处在新现实主义刚兴起的时候拍过什么,于是我们找到了《大路》这种与其后期风格截然不同的电影;

▲《大路》海报,1954

(这部非典型费里尼作品拍摄于其早期,走的是截然不同的现实主义风格)

而他同时期的那批欧洲新浪潮或者先锋导演又在干嘛,也许我们能找到路易·马勒的《通往绞刑架的电梯》,他在热衷于对美国黑色电影的研究与批判;

▲《通往绞刑架的电梯》海报,1958

此片为欧洲导演拍摄的“黑色电影”风格的电影

再往后看,五十多年后,同样的意大利导演索伦迪诺拍摄了《绝美之城》,这部电影又在哪些地方继承了费里尼的风格,又在哪些地方继承了新浪潮的风格……

这便是我们用时代划分欧洲电影风格的意义以及融会贯通学习电影的方法。

三、欧洲电影风格按照国家的分类

如果非得从欧洲电影导演以及他们的电影中找到什么共性,那我只能说,他们的想象力都很丰富,都很有自己的特点了!

如果你真能深入系统地观看欧洲电影,便会发现,其电影按照国家分类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我们在此拿出欧洲三个典型的国家(英国、法国、意大利)为大家做一些粗略的向导——

1、英国电影

英国电影在我印象里体现出两大特色——绅士风和摇滚嬉皮风。

这两大特色首先决定了英国电影的内容特色:要么取材19、20世纪的贵族,像《莫里斯》、《赎罪》、《唐顿庄园》之类。再不就是小混混之类,典型的像《猜火车》、《两杆大烟枪》。

▲《唐顿庄园》海报

两大特色其次决定了电影的节奏风格:看英国电影总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尤其是发生在现代的那些故事。很多导演热衷于英国摇滚乐,会用现成经典的乐队歌曲去串故事,因此看电影犹如看MV,丹尼·博伊尔、盖·里奇这类导演的几乎所有电影都少不了电影里这种摇滚式的狂欢。

▲《两杆大烟枪》海报,1998

绅士摇滚混搭的性格,加之莎士比亚式的自嘲与戏剧底蕴,让英国电影创造出了独有的“黑色幽默”风格,自嘲、他嘲几乎充斥着每一个电影人物。他们喜欢把大事件套在一个鸡毛蒜皮的小道理上,只要他们愿意,甚至能拿首相、女王开涮。看看英剧《黑镜》你就知道他们多爱自嘲和讽刺了!

英国电影也是最让我感觉天马行空的了,看看特瑞·吉列姆的《时光大盗》,再看看好莱坞拍的《加勒比海盗》,你就会知道美国人和英国人的想象力差距有多大了!

▲《时光大盗》海报,1981

当然这种想象里不光体现在视觉上,也体现在电影结构上,《一个荒诞的故事》就是典型的例证。

2、法国电影

法国电影有时真的像法国现代哲学那样前卫,当你还在谈思想道德的时候,人家已经开始研究“存在主义”了。当你还在抓耳挠腮学好莱坞编故事的时候,人家已经开始即兴拍摄了!

在我印象里,似乎法国导演总是走在主流工业电影之前与对立的一面,他们用扎实的电影和哲学理论为基础,将其融入到电影之中,以达到对艺术、社会和生活的批判。

这点决定了几乎所有的法国电影不会在电影故事上下太多功夫,他们会简化故事情节,以便腾出更多的空间来表达思想上的东西,而它们的戏剧张力往往也是从情绪的迸射中体现出来。举一简单例子,2017年的法国电影《每分钟120击》,故事讲的一群同性恋、艾滋病患者为自己争夺权利的故事。导演绝不会像美国电影那样先铺垫正方的背景,再演演反角的坏,再煽煽情……相反,故事几乎舍弃了这些情节,甚至连里面的爱情或床戏都速战速决,剩下的时间干嘛呢?他让人物直接干事!镜头直接用到那些对峙、辩论、游行上。

▲《每分钟120击》海报,2017

当然,法国人的这种直接也会给传统国家长大的观影者带来很多意识上的不便——从说话方式、开玩笑方式、到行为方式……

近些年的法国电影故事片也越发趋向了一种纪录片式的表现手法,这跟他们热衷于表达思想、观点以及批判的嗜好是分不开的。

3、意大利电影

与法国电影节奏叙述风格截然不同,意大利人拍电影再喜欢不过那些生活里的琐碎事了,他们也再喜欢不过用古罗马戏剧的方式讲故事了!这点尤其体现在那些表现国恨家仇的电影上,如《罗马不设防》、《灿烂人生》、《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故事的故事》。

▲《灿烂人生》海报,2003

当然,即便是那些较前卫的意大利导演,像安东尼奥尼、费里尼,他们也会在一些家庭琐事上大做文章、细嚼慢咽,如《红色沙漠》、《阿玛柯德》……

意大利的政治、黑手党题材电影也独居特色,像罗西里尼《城市上空的手》、《黑手党只在夏天杀人》、《西西里鬼故事》,他们完全走了一个反主流商业片的路线,淡化了视觉冲击的同时,将现实主义和幽默讽刺融入其中。

▲《城市上空的手》海报,1963

最后还有意大利的喜剧片绝不容错过,我认为意大利人的喜剧天赋超强,而且其幽默方式也是最能被中国接受的,看看《昨天今天明天》、《地中海》、《美丽人生》、《绝美之城》这类电影便知。

四、欧洲电影与世界电影的融合

欧洲电影风格独到,不代表他们不在学习外来电影技术,吸收外来文化。相反,近十年来很多欧洲导演将焦点对准了全球化经济衰落、难民移民潮、种族以及网络智能,如《高中课堂》、《流浪的迪潘》、《龙虾》等等。只不过他们的学习与借鉴通过一种欧式的批判与试验方式体现了出来。

▲《流浪的迪潘》海报,2015

更典型的例子便是上世纪四十年代欧洲电影评论家对美国好莱坞“黑色电影”的发掘。这便是欧洲人善于学习的最典型例子。

五、关于欧式电影理念的发散效应

如果我们谈及欧式电影而不是欧洲电影,那么“欧洲”的概念会变的更广义一点了!毕竟有太多欧洲本土的导演走到了国外,走到了好莱坞,像希区柯克、波兰斯基、米勒·福尔曼……也毕竟有太多外来导演的受众群在欧洲,像美国导演伍迪·艾伦、库布里克、昆汀,像中国导演娄烨……你会发现,限制电影创作的往往不是人,而是电影的体制,欧式电影的思维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反它在不断地学习、融合、交换、进步之中。

那么,欧洲电影为什么能够在不断学习、借鉴的过程中不受成规影响,无限地将创作思维扩展下去,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更多电影知识,关注【星期五文艺】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